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通州)...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通州)产之棉,力耕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之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于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下走(我)寸心不死,……今厂工已毕,纱机已开,凡我共事之人,既各任一事以专责成。

——摘自张謇《大生纱厂厂约》

材料二  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指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唯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而确有关于社会农、工、商之进者,酌量财力,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兴趣,余悉听民办。謇对于官业之主张,至扩张民业之方针,则当此各业幼稚之时,舍助长外,别无他策。

——张謇《宣言就部任时之政策》(1913年10月)

材料三  中国内地风气尚未尽开,资本又不充裕,试问舍世界各国经济互助,有何别法?互助之道无他,即合各国之利病共同,视线一致者,集一银公司,棉铁为主要,……凡有一地一矿一事视为可经营者,……详确其预算,等差其年度,支配其用数,程序其设施,检核其成绩,而又势以平等资本,公开昭布其条件,而互输产品保公司之利,以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如是十五年小效,三十年大效,可以预言。

——《张季子九录·实业录》卷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说明张謇兴办实业的主要动机。

(2)根据材料2、3说明为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张謇提出了哪些重要经济主张和政策

(3)根据材料2判断张謇在哪一个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以上思想主张说明了张謇是个什么样的人?

 

(1)动机为实业救国。(2分) (2)主张停办“官业”,发展民办实业。(2分)引进外资发展中国内地经济,但必须“以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2分) (3)在北洋政府中任要职。(2分)说明他是一位爱国的民族资本家。(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近代报业在竞争发展的历史嬗变过程中,无不与国际传播的大背景密切相关。……而信息的国际传播交流地位,往往与一国的国力兴衰有关。近代的中国,被动接受的是殖民化的媒介话语,西方传教士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面纱,携媒介经营理念以虚伪面孔出现,但内质却是赤裸裸的文化渗透;19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外国媒介资本规模及其强势话语霸权的冲击,我国近代报业幡然醒悟,改良派与革命资产阶级报业纷纷出笼,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运作模式与近代国际接轨。——摘自《西学东渐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阐释》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外国人的在华办报活动

(2)结合史实举例说明中国近代报刊发展在政治、思想的方面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英国人阿绮波德·立德在《穿蓝色长袍的国度》一书中叙述过这样两段话:

在福州的一次集会上,许多女士都说见到过一个女孩,因为裹脚而失去双脚。一位中国海军军官的妻子说:“何止一两个,我认识的就有好几个。”一双脚从坏死到脱落,其间的痛苦简直难以想象。

此次集会上,有47位女士加入天足会,有一位还介绍了她如何拆了裹脚布。在当地的一家主要的华文报馆里,一位年轻小伙子向我鞠了一躬,说:“我妻子和姐妹都不裹脚了。”

请回答:

(1)缠足的陋习给妇女带来了哪些痛苦和不便?

(2)封建制度下,女性地位低下,请再举出两例。

(3)上面两段话,反映了在缠足问题上有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发生在什么时期?

(4)请分析当时社会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转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也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以生,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之所为。

——摘自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

材料二: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国家爱国之运动。

———摘自1920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

材料三:在二十年前的今天,由学生们参加的历史上叫做五四运动的大事件,在中国发生了,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运动。“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起先锋队的作用,……但是光靠它是不能打败敌人的,因为它还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家大众。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

———摘自1939年5月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伪说”、“罢学风潮”、“近因”各指什么?

(2)材料一与材料二对学生运动的态度有何不同?

(3)材料二中孙中山对五四运动从北京发展到全国的原因的分析是否中肯?为什么?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毛泽东和孙中山看法与主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查看答案

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下,维新派人士倡导发动女权运动。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A.康有为在广东南海首创《不缠足会草例》

B.康广仁等在广州正式成立“不缠足会”

C.新式学堂以不缠足为基本入学条件

D.发出《剪辫通令》,革除结辫陋习

 

查看答案

下列属于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变化的有①火车、轮船交通工具的使用  ②利用有线电报传递信息  ③通过报纸阅读新闻、评论  ④见面称“先生”,行握手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