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材料二  郑观应主张“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商务者,国家之元气也”“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

张謇认为“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实业亦必有的,……何在?在棉铁,而棉尤宜先。”“国人不知进出口货价相抵,……较赔款甚,若不能设法,即不亡国,也要穷死。”

材料三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的手段……自公元1651年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英国《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材料四  1838年在曼彻斯特成立了“反谷物法同盟”,并吸引了不少工人群众参加其活动。1846年,国会在社会压力下终于废除《谷物法》,……  1846—1849年英国取消了大约200种商品的进口税。这些政策大大帮助了英国工业品的出口并使原料和粮食进口增加,价格下降,促进了英国工业的更大发展。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两段引文所体现的不同经济思想,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张謇和郑观应两人思想认识的异同点。(4分)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英国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5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经济政策的制定应遵循怎样的原则?(2分)

 

 

(1)经济思想:前者主张重农抑商,后者主张工商皆本。(2分) 社会根源:战国时期封建社会形成;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分) (2)异:郑观应主张以商立国;张謇主张以工立国,重点发展棉、铁工业。(2分) 同:都主张抵制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2分) (3)变化:由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发展为贸易自由主义政策。(2分)      原因: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分享国家政权;工人群众的支持。(3分) (4)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具体的国情制定本国的经济政策。(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权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文《同盟会宣言》

材料二  57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经过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已经初步地找到了一条适应中国现代化需要的中国政治发展道路。

                                        ——陈红太谈我国60年民主政治建设成就

  请回答:

⑴     根据材料一概述孙中山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1分)为实现上述主张,孙中山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3分)

 

 

⑵ 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就。(3分)

 

⑶ 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是什么?(1分)试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中国近代、现代民主政治进程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

世界文明是在不断的碰撞与交融中发展的。“欲求超胜,必须会通”,继承、借鉴与创新是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亘古常新的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格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材料二  (韩国)不仅把忠孝一致作为儒教的行为模式,而且通过风俗礼仪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安国立命的伦理纲常,让青少年以及所有的公民都从中强烈地感受到浓厚的道德熏陶和民族精神感染,从而形成一种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韩国的繁荣提供精神动力。……至今,儒教在韩国社会中仍占有绝对的比重,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材料三  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清代)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到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

                                                 ——摘自岳麓版《文化发展历程》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内容?(3分)

 

(2)据材料二,概括韩国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对韩国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汉唐与清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是如何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的。(2分)

 

 

查看答案

到2010年,距邓小平以下题词已过去了27年,这一题词的实质(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C.教育的发展要独立自主                     D.教育的发展要有超前性

 

查看答案

2009年8月23日比尔·盖茨谈到 “人才重要性”时说:“我们花费400亿美元收购雅虎,并非看上了他们的产品,而是雅虎的工 程师们”。这说明(    )

A.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       B.微软的人才很少

C.微软发展面临困境               D.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查看答案

2009年8月19日,汤一介教授撰文指出:“正是西学的冲击,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中属于主流地位的儒学,得到一个自身反思的机会,从而使儒学从传统走向现代。”西学对儒学的冲击最大的时期是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思想的宣传时期

C.民主革命思想宣传时期          D.民主科学思想宣传时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