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家提供的各种)制度对相对价格的作用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拉动效应,而另一种则是滞后效应。…拉动效应主要是指制度使相对价格变动有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替代落后的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影响。而滞后效应则与之相反,其主要指的是制度使相对价格变化不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落后的生产方式的作用。
——摘自李楠《小农经济结构变迁与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二: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主要表现为: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主要以行政管理经济。这种模式在经济建设中取得过成就,但其弊病和问题越来越暴露出来。
——引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实验教科书(必修II)
材料三:(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需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年》
材料四: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邓小平(1979年11月)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国家的制度和政策对经济结构的演进主要表现为哪种效应?(1分)造成这一效应的有哪些主要制度和政策?(2分)
(2)为了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病,苏联、中国两国先后进行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4分)20世纪90年代,中国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的束缚,在思想方面有哪两次突破?(2分)
(3)材料三中的“不应消灭”指什么?(1分)“改进和补充”指什么?(1分),结合课本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的经济理论”给30年代的美国带来了什么影响?(4分)
(4)依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和中国在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相同?(2分)综合上述材料信息,你怎样认识国家制度和政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4分)
阅读下列两幅图片,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柏林墙阻止了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来往 B.柏林墙成为二战后德国分裂的象征
C.柏林墙是西德修筑的,防止东德人逃入西德 D.柏林墙是冷战的标志性建筑
《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中说,历史经验证明,宪法的重要性在于民众对它的信任在,而民众的信任完全建立在宪法能否约束官府、约束代表民意多数的议会以及维护民众的个人自由和基本权利的基础上。美国宪法取得民众“信任”的主要方式是( )
A.分权制衡 B.人民主权 C.联邦制 D.选举总统和议员
西方资本主义主流经济思想曾几度发生变化,政府的经济职能也随之经历了几次转变,正确的顺序是( )
①“中间人” ②“守夜人” ③“大管家”
A.②→③→①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③→①→②
阅读下面关于不同时代发展速度的数据表,该表从本质上揭示的规律是( )
时代 |
原始社会 |
农业社会 |
工业社会 |
信息时代 |
生产力发展的 速度 |
每万年提高1%-2% |
每百年提高4% |
每年提高3% 左右 |
每年提高10% 左右 |
A.人类文明可以分成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四个阶段
B.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C.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劳动的生产率,是第一生产力
D.生产力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凯恩斯说:“似乎没有强烈理由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社会大部分经济生活包括在政府权限之内。”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也不完全排斥经济自由
B.强制推行国家资本主义
C.反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主张完全的经济自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