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苏联已逝去多看,俄罗斯人民对十月革命的积极评价却越来越多,相当多俄罗斯人怀念十月...

苏联已逝去多看,俄罗斯人民对十月革命的积极评价却越来越多,相当多俄罗斯人怀念十月革命,甚至向往能回复苏联时代。图7反映的是2009年11月7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举行的纪念十月革命92周年的群众游行场面,以历史的眼光看,俄罗斯人怀念十月革命的最大理由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它以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政治目的           B.它的成功证明了列宁主义的正确性

C.它为俄国社会发展开辟一条新道路           D.它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

 

C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大清律例》载:“嫡庶子男,除有宫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这表明清朝在财产继承方面(    )

A.所有家庭成员均分财产 B.嫡庶长幼之趋手淡化

C.子女都有平等继承权   D.嫡长子享有优先继承权

 

查看答案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没有一种文明可以毫不流动地存续下来:所有文明都通过贸易和外来者的激励作用得到了丰富。”以下历史现象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    )

A.北朝时期均田制的出现 B.隋唐科举制度的建立

C.徽汉合流和京剧的形成 D.晚清新思潮的萌发

 

查看答案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伟大的历史人物往往以其超凡的人格魅力、与时俱进的理论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引领着时代的前进。

材料一  2005年4月20日北京青年报《环球光速昨晚耀长城》:为纪念划时代物理学大师逝世50周年,全球举行“物理照耀世界”光束传递活动。他说过这样的名言:“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也将其评选为“世纪人物”,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以其传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

材料二  1939年8月2日,爱因斯坦出于对人类命运的极大关注,写信给罗斯福总统,建议美国务必抢在法西斯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后来,当原子弹真的从潘多拉魔盒里跳出来后,爱因斯坦陷入了巨大的后悔与痛苦之中,自认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建议研制原子弹,并曾说过:“我并不认为自己是释放原子能之父,我是以一种很间接的方式参与其中的。事实上我没有预见到原子能会在我这个时代释放出来,我只是在理论上认为它是可能的……”“由于我不能预知原子能在今后的益处,我只好说目前它是个威胁。但也许这样也好,它可迫使人类在国际事务中采用秩序,倘若没有这种恐惧的压力,这种秩序决不会出现。”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阐述这位伟大人物对科学发展的贡献。(6分)

(2)结合爱因斯坦的观点,谈谈你对原子能运用的认识。依据材料归纳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9分)

 

查看答案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而最糟糕的是……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材料二   在一战期间,美国一些资产阶级和平团体积极主张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美国总统威尔逊非常赞成这个主张,并将此纳入他的“十四点原则”,力主建立国际联盟这样一个组织……国联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  

——《20世纪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 这场战争对欧洲造成的影响 。(8分)

(2)材料二认为国联“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国联的成立为什么没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7分)  

 

查看答案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害民智为第一要义,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权者生于智者也,有一分之智,即有一分之权,有六七分之智,即有六七分之权,有十分之智,即有十分之权。……凡国必风气已开,文学已盛,民智已成,乃可设议院,今日而开议院,取乱之道也。

——摘编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等

材料二 余之从事革命,以为中国非民主不可。其理由有三:既知民为邦本,则一国以内人人平等,君主何复有存在之余地,此自学理言之者也;满洲之人入据中国,使中国民族处于被征服之地位,国亡之痛,二百六十余年如一日,故君主立宪在他国君民无甚深之恶感者,独或可暂安于一时,在中国则必不能行,此自历史事实而言之者也;中国历史上之革命,其混乱时间所以延长者,皆由人各欲帝制自为,遂相争相夺不已,行民主之制,则争端自绝,此自将来建设而言之者也。有此三者,故余之民权主义,第一决定者民主。

——摘自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

(1)根据材料一、二,在实现民权的前提和步骤问题上,梁启超和孙中山的看法有何不同?(8分)

(2)用四字概括材料一中梁启超的的主要观点。(2分)应如何评论这一观点?(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