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其故在擅专威福……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目无其君,此犹大不可也。”最有可能说此言论的帝王是
A.赢政 B.李世民 C.赵匡胤 D.朱元璋
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与这一论断无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创立郡县制 B.确立三省六部制
C.开创科举制 D.确立王位世袭制度
秦灭楚后,在湘江流域设立长沙郡。秦代长沙郡以今长沙地区为中心,涵盖了湖南大部分地区。该郡
A.设置晚于琅邪郡(今山东境内)
B.下辖若干县、乡、里
C.郡守由皇帝任命,定期向丞相述职
D.县令由郡守任命,定期向皇帝述职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种继承制度在政治上给西周带来的最不利影响是
A.权力世袭制度渐渐消亡 B.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行消灭
C.贵族普遍地转化成庶人 D.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年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按此纪年方法,中华民国元年是 ( )
A.壬子年 B.癸丑年 C.甲寅年 D.乙卯年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了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作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图谋破坏人民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约翰·洛克《政府论》(1668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的思想倾向各是什么?(4分)
(2)两则材料中都提到了“上帝”的概念,分别指出其实质。(4分)
(3)分析上述思想内容对其所处时代的影响。(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