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
材料三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在1787年给友人的一封信
材料四 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管理,国家官员在君主面前,永远只能处于被管理被驱策的地位,决不能按自己的意图或根据客观条件运用独立的治理权。
——摘自《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图示,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2分)试从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的角度分析其成因(2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3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美国独立之初面临什么问题?(2分)是如何解决的? (2分)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美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不同? (2分)
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史料;二是间接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A.《史记》 B.姜子牙助周灭商神话
C.商朝卜辞 D.孟姜女哭长城传说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与墨子的“兼爱”相比,孔子的“仁爱”注重
A.调节人际关系 B.倡导重义轻利
C.讲求实际功利 D.区分等级名分
有一说法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材料表明老子:
A.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B.认为矛盾双方不能互相转化
C.政治上倡导“无为而治”
D.是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
《论语》载,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他在教学方法上主张
A.启发诱导 B.学思结合 C.因材施教 D.温故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