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撰文指出:“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等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存其一必废其一。”陈独秀发表以上言论的意图是
A.批判新旧调和的主张,传播社会主义思想 |
B.否定传统政治伦理,建立民主制度 |
C.抨击传统伦理纲常,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
D.反对儒家等级观念,调和中西文化的冲突 |
1912年10月7日《申报》载,财政总长周学熙对人说:“‘财政总长地位为一时的,周学熙三字为永久的,因一时之地位令永久之个人入党,昧良无耻,莫逾于此。’故对黄兴强招入党之举,坚拒到底。”这表明
A.周学熙不看重财政总长的地位 |
B.国民党建党活动的失败 |
C.袁世凯政府的官员反对民主政治 |
D.当时的一些名人对政党政治不理解 |
1900年6月,在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支持下,上海道台余联沅等与各国领事签订《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有人感叹“南北判若两家”。因为这件事发生时
A.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 |
B.慈禧太后对外宣战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 |
D.南方出现分裂倾向 |
19世纪70年代,有一个官员说“彼之人(外国人)无礼乐教化,无典章文物,而沾沾焉惟利是视,好勇斗狠,恃其心思技巧,以此为富强之计……而所谓天赐勇智,表正万邦者,要不在区区器械技巧之末也,曰有本在。本,何在?在民。”上述引文的基本主张是
A.民为邦本,要依靠人民使国家富强 |
B.学习西方,把先进技术用来维护礼乐教化 |
C.实行变法,既学西方又保持传统 |
D.反对洋务,借民为邦本来抗拒任何新变化 |
目前全国共有翼王纪念亭台五座,分布于广西、四川、江西、重庆等省市。广西贵港市的翼王亭上有石达开所作的对联“忍令上国衣冠沦诸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后来,李宗仁为该亭题写了“还我河山”的横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还我河山”充分表现了石达开的英雄气魄 |
B.石达开把推翻清王朝统治作为其主要奋斗目标 |
C.抗击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是石达开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动机 |
D.石达开的民族意识是狭隘的 |
1840年后,伴随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政治上是殖民地社会,经济上是封建社会 |
B.政治上经济上受资本主义国家控制,封建经济逐步瓦解,资本主义因素已得到一定发展的社会 |
C.政治上由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国家,经济上由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 |
D.部分地区是帝国主义控制的社会,部分地区还是封建统治控制的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