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

(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一一管子《管仲》·牧民》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闻名全国的河北省遵化县西铺的“穷棒子"社(即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中赞扬的王国藩合作社),以“三条驴腿"的家当发展生产。“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但苦干了二十多年,到1979年,全社的人均年收入不过145元;还是没有摆脱一个穷字。根本原因就是“只懂抓阶级斗争,认‘以粮为纲,一个理”。而今西铺村已从单一的种粮模式中走了出来,山坡有果园,村里有工厂,电线厂、蜡烛厂、编织厂、织布厂和运输队,还有畜牧、屠宰、开矿、水泥、木器、饮食等各种专业户,多种方式和多种经营,西铺逐渐富裕起来。人均年收入1987年已近千元。

——金春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第243页

材料三  1957年从美国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给日本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经济陷入衰退期。1961年日本池田内阁通过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该计划要解决五大课题:充实社会资本;引导产业结构走向现代化;促进外资和国际合作;培养人才和振兴料学;缓和双重结构和确保社会安定。具体目标是“从1960年度到目标年度l970年的大约l0年期间使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一倍……人均工资增长近一倍。到1970年“倍增计划"所提出的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个人工资自1961年以后都是逐年按lO%的比率增长,至60年代末期增长比率已高达15%,而且实现了充分就业。……到l970年。在资本主义世界,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已上升到6.5%。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一一汤重南《日本文化与现代化》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据材料一概括管子的治国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实践的事例。(6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西铺村人均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6分)

(3)依据材料概括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产生的作用。(9分)

(4)材料四反映了苏联经济增长的趋势是什么?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主要原因。(11分)

 

(1)治国思想:以民为本,民富则国治 事例:相地而衰征;“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进行经济改革(6分) (2)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营方式由单一的农业为主转变为多种经营。(6分) (3)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提高了国际地位。国民收入增加,实践充分就业,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对其他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有借鉴作用。(9分) (4)趋势:增长缓慢。(11分) 原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发展缓慢,经济结构不合理;推行重积累,轻消费的政策;推行霸权主义,影响经济发展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我们的)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是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可见西方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通过实行民主社会主义,暂缓阶级矛盾

B.提高生产部门的劳动积极性,刺激经济和生产的持续发展

C.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显示资本主义社会的优越性

D.防止由于人民极端贫困、社会两极分化过于明显而造成社会动乱

 

查看答案

《西方文明史》中写道,二战结束后,“在人类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下,在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影响下,欧洲产生了一种轻快的、充满生机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文明……”。下列各项中最符合这种“文明”的行为是

A.接受马歇尔计划                 B.参加经互会     

C.加入北约组织                   D.成立欧共体

 

查看答案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B. 1953-1956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 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查看答案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中国

A.强调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查看答案

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说明当时的中国

A.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             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D.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面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