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是我国古代某地的居民职业结构表。该表格 ( ) 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手工工场...

下表是我国古代某地的居民职业结构表。该表格                              (    )

 

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手工工场主和雇主

商人

占总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①可用于研究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      ②表明手工业经营方式出现了新的动向

③体现出商品经济的新发展                ④官营手工业退居次要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B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史》中出现了一些人名,如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等,从中可以推测下哪种思潮影响了当时人的取名。                                   (    )

A.佛教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程朱理学

 

查看答案

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         (    )

A.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D.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查看答案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

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康熙《中秋日闻海上捷音》

材料二  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讲述了康熙皇帝微服私访的系列故事,目前共完成五部144集。该剧的系列故事,情节曲折迷离、惊心动魄,人物丰富生动,戏剧结构明快,风格诙谐得当,还有大量的红艺人加盟,因此一播出使得到很多观众的喜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捷音”指哪一事件?康熙帝统治时期,阻碍国家统一的不利因素还有哪

些?举例说明。(5分)

(2)材料二能否作为史料来研究康熙帝?请从历史研究的角度谈谈你对这种历史题材作

品的认识? (6分)

(3)从纵横联系的角度简要评价康熙皇帝。(4分)

 

查看答案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废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苏联通史》第二卷

材料二  有位外国史学家将日本与中国进行对比,认为日本的变革有这样一些优势:“日本诸岛地理位置的紧凑既促进了民族团结,又有利于新价值观和新知识在全国的传播。也使这个国家容易遭受和认识外国的压迫,不像中国内地诸省长期以来很难受到西方的影响。此外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同样的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同中国铁板一块的特点相比,日本的政体和社会结构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1)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或阶级)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根据材料一概括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因。(7分)

(2)材料二认为日本的明治维新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有哪些方面的优势?明治维新与

戊戌变法一成一败,关键原因是什么? (8分) 

 

查看答案

(3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马法》规定:“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一家之主有权将他的财产遗留任何他喜爱的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颁布的《人权宣言》规定:“私有财产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和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的国王仍掌控行政大权,议会成为完全主宰尚需时日。1701年颁布的《王位继承法》旨在通过规定王位继承问题,实现议会对王权的控制。1721年,下院多数党辉格党领袖、内阁首席大臣兼财政大臣沃波尔取代国王成为内阁首脑。1742年,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他这一行为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时必须辞职的先例。这样,随着议会、内阁的职能和制度进一步完善,责任内阁制最后形成。

材料三  制宪会议取得制宪的任务,不是基于人民的创意或同意……而是由于会议中代表自己的决定。参加会议的各州代表的产生,不是出于人民直接或间接的选举,制定出来的新宪法也未必交人民表决。                     

——《高中历史教学用书》

材料四  今天(1940年2月20日)延安各界人民代表开宪政促进会的成立大会,是为了发扬民意,战胜日本,建立新中国。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政治,是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它不是旧的、过了时的、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所谓民主政治;同时,也还不是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政治。孙中山曾说过“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世界上历来的宪政,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宪法去确认它。中国则不然,中国的革命尚未成功,国内除边区等地而外,尚无民主政治的事实。所以现在的宪政运动是争取尚未取得的民主,不是承认已经民主化的事实。这是一个大斗争,决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宪政》

(1)恩格斯曾说:“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请根据材料一论证恩格斯的观点。(9分)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光荣革命”以后英国国王、议会、内阁权利关系演变的基本趋向。(9分)

(3)有人根据材料三的表述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没有反映广大人民的意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7分)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的特点及其进步意义? (1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