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昆剧名曲《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贯彻 B昆曲名剧的涌现
C大众舆论的吹捧宣传 D昆曲艺术的高雅
近代以来,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的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1842年,英国女王在电灯下研究远东战况电报
B.1905年,名角谭鑫培表演的京剧被拍成电影
C.1936年,人们通过电视转播观看奥运会比赛
D.1998年,上海人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网上贸易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有人说“《清明上河图》(如下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原因是
A.可以了解唐朝的城市面貌 B.可以了解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
C.可以了解元朝市民的生活状况 D.可以了解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状况
苏轼认为:“(在唐代)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对材料中相关历史人物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杜甫是唐朝全盛时期的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
B.颜真卿的楷书雄健、宽博,树立唐代楷书典范
C.韩退之(愈)是宋明理学的开拓者
D.吴道子集风俗画创作的大成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三种主张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