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6分)阅渎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7年初,中国近代著名军事家蒋方震(国民党...

(16分)阅渎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7年初,中国近代著名军事家蒋方震(国民党陆军上将)在谈到中国能否打过日本的问题时指出“……中国有地大与人众的两个优越条件,不战则已,战即不能不动用拖的哲学,拖到东西战争合流,我国转弱为强,把敌人拖垮而后矣。”

1937年8月18日,即“八一三”事变后的第五天,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国民党陆军上将,蒋介石的亲信之一)在南京研究抗战策略的时候,提出“我国军事落后且未有充分作战准备,不宜实施迅速决战之战略,但因我国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资源散在各地,具有长期作战之条件。故我国对倭作战之最高指导方针,不能不根据优劣相反的客观条件,实施持久消耗战略。在此项大方针下,国军作战之具体运用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为持久抵抗时期,第二期为敌我对峙时期,预定之第三期,为我总反攻时期,在抗战第一时期,国军……消耗敌人战力,保存我军主动,借以空间换时间,扩大战场,分散敌军兵力,以求达成提早阻止敌人前进,乃建立长期抗战的目的。”                  

——《民国高级将领列传》

材料二  自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之八年间,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驾。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壮烈牺牲在战场上的国民党将军即达二百余位,其中有11位上将、34位中将、48位少将。  

——摘自中华网《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周年》

回答:

(1)指出蒋方震和陈诚在抗战的基本策略上有何相同之处?其共同的依据是什么? (4分)

(2)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分析蒋方震提出的抗战“要拖到东西战争合流,我国转弱为强”是否可能实现?为什么? (4分)

(3)蒋方震和陈诚的主张有合理之处,但均未找到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出路,结合材料分析:他们认为取得抗战胜利的途径各是什么?其共同的缺陷是什么? (4分)

(4)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价国民党的抗战。(4分)

 

(1)都主张持久抗战。中日两国的基本国情。(4分) (2)可能。因为日本当时已经与西方的德意法西斯国家结盟,在对外侵略扩张中相互配合;随着侵略扩张的加剧,它们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矛盾日益尖锐,必然会导致一场新的世界大战。作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主要国家,中国必然会得到世界上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因此可以“转弱为强”。(4分) (3)蒋方震把持久抗战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国际形势的变化上;陈诚则主要依靠政府和军队的持久抵抗来争取抗战的胜利。他们都轻视人民群众的力量。(4分) (4)①与中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作为全国政权,组织全国人民抗战。 ②抗战相持阶段,其消极抗战对整个抗战造成了消极影响,但一直没有停止抗战。 ③战争中大多数国民党官兵英勇作战,作出了巨大牺牲。 ④打破了日本侵略者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为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条件;配合了中共的抗日斗争和敌后根据地的反扫荡斗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支援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反法西斯斗争。 总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4分)(任意2点即可得4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国人称“从摇篮到坟墓都可得到保护”。这指的是

A.英国提供人民充分的自由

B.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C.皇家军队为国民提供安全保障

D.大规模国有化政策实施

 

查看答案

1958年某领导到江苏视察中稻丰产试验田,他问党委书记:“亩产可以打多少?”回答说:可以打1万斤。领导说:“1万斤,还能再多吗?你们这里条件好,再搞一搞深翻,还能多打些。”产生这一认识的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生产积极性高

B.当时国家领导人对农业特别重视,提出“以粮为纲”

C.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有了正确的认识

D.人们为发展生产力而夸大了主观意志的作用

 

查看答案

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1894——1961年)曾经作为文艺界代表出席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年他

A.52岁

B.55岁

C.60岁

D.62岁

 

查看答案

外来饮食文化对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新的蔬菜、粮食品种不断地进入百姓饭桌,其中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而从美洲带到中国的是

A.马铃薯、玉米

B.烟草、小麦

C.葡萄、土豆

D.甘蔗、水稻

 

查看答案

丘吉尔在二战结束前夕说:“我们现在的新敌人就是昨天的光荣的盟国……”这里的“新敌人”指的就是                                                         

A.美国

B.德国

C.苏联

D.法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