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1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地分析中国国情,才有可能找到符合中国...

(11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地分析中国国情,才有可能找到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与建设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结合本国实际,最终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了中国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折。这次会议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标志。

材料三  《时代》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邓小平曾八次登上其封面,两次被评为该刊的“年度风云人物”,即1978年和1985年。上图是1985年9月23日邓小平第六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题目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很清晰的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20年代是如何探索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中以来在指导思想、工作重心、经济体制和对外政策方面发生的历史性转折。(4分)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三的图片中《时代》周刊题目的观点?(2分)请用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论证你的观点。(2分)

 

(1)探索: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民主革命纲领;1927年,毛泽东总结秋收起义失利教训,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3分) (2)指导思想: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刚”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以市场为主导经济体制;对外政策:由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4分) (3)看待:西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曲解。(2分)论证:从政治上看中国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经济上看中国建立并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的、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摘自[英]戴维·米勒等《布来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  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最高层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现在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个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巨变。

——摘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材料三  美国建立宪政民主制度,经历了……共180多年,才真正实现公民普选权不受种族、性别、财产、年龄限制。英国经历的时间更长一些,从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到取消选举权的男女不平等经历了240年。……中国从第一部宪法颁布就规定,除依照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之外,我国“年满18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摘自陈红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共识和民主现代化的实现》

请回答:

(1)“源自西方”的“选举”制度主要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的、现在流行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的差别。(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制度?西方这一制度与起源阶段的西方“选举”有什么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在“选举”制度上是怎样“完全更新”的?(7分)

(3)根据材料三,比较美国、英国的宪政民主制度中的选举制度与中国1954年《宪法》中的选举制度的主要异同。(3分)

(4)根据所学知识,概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3分)

 

查看答案

我校高三(3)班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其内容涉及:中国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开始提高、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日本的崛起、欧共体的不断发展。此课题可能是

A.《中国改革开放的外部环境》              B.《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

C.《两极格局之下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D.《美苏霸权的衰落》

 

查看答案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球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是有人却称此时的全球化其实是“半球化”。其原因在于

A.南北对话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B.美苏冷战,两大阵营互相对峙       

C.南北半球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           D.宗教矛盾阻断东西经济的交流

 

查看答案

在谈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时,俄罗斯著名思想家别尔加耶夫说:“在俄国,要求法制的自由主义资产阶级的革命是一种空想,它不符合俄罗斯的传统以及在俄国占统治地 的革命思想。在俄国,革命只能是社会主义的。自由主义运动与国家杜马和立宪党联系在一起。但是,它在人民群众中没有基础,并且没有能鼓舞人的思想,按照俄罗斯人的精神气质,革命只能是极权主义的。俄罗斯人是极端主义者,也恰恰是那种使人觉得像乌托邦的东西在俄罗斯则最现实。”下列各项表述中,最符合别尔加耶夫这种观点的是

A.自由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在俄国拥有牢固的社会基础

B.社会主义是极权主义,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精神象征

C.社会主义革命符合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传统

D.社会主义是乌托邦式的幻想,没有牢固的社会基础

 

查看答案

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委员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

A.俄国共产党  沙皇政府                B.俄国共产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布尔什维克党  沙皇政府              D.布尔什维克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