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孙中山在1905年的《民报》发刊词中认为,“罗...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孙中山在1905年的《民报》发刊词中认为,“罗马灭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1924年1月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认为,“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二则中国境内民族一律平等。”同年4月孙中山在《国民政府建国大纲》里讲,“其三为民族,对于国内弱小之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治自决,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之地位。”

    材料二:只是在20世纪时,他们(殖民地诸民族)才开始具有民族意识,这一方面是对西方统治的一种回应,另一方而是由于欧洲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传播,再一方面是因为特别易受这种思想意识影响的土著中产阶级的兴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美国学者卡尔顿·海斯指出:(1)民族主义是一种历史进程,(人们)在此进程中建设民族国家;……(3)民族主义是某种将历史进程和政治理论结合在一起的特定的政治行动。                    

                             ——《试论西方“民族”术语的起源、演变和异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的1924年的民族主义相对于1905年而言,增加了什么新内容?(2分)请归纳从1905年到1924年,孙中山一以贯之的民族主义的思想。(1分)(不得摘抄原材料)

   (2)材料二中,作者分析了殖民地诸民族具有民族意识的三个原因,参照作者的思路,运用近代中国的历史史实,分析孙中山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3分)

   (3)材料三中,卡尔顿·海斯提出了民族主义的两个定义,以20世纪上半期中国民主革命的两例典型史实论证其观点。(3分)

   (4)有西方学者认为,随着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民族国家的时代可能将终结”。你对这一观点是赞成还是反对?请结合民族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作用加以说明。(3分)

 

(1)新内容:明确地反对帝国主义;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扶持弱小民族,实行民族自治)(2分)。民族主义思想:实现中华民族的自由和独立(中华民族获得国际平等地位)(1分)。    (2)中国民族危机严重;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在中国传播;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分)    (3)核心内容:民族主义是建设民族国家进程中的政治行动(1分) 典型: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1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分)    (4)反对(不同意)这一观点。(1分)民族主义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是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思想基础。(2分,任答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但是必须是正面的积极作用,是与时代有关的。)(赞同这一看法,是中学生错误的价值观,不能得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自古以来,各国发展中出现过多种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奴隶决不会成为主人的朋友,小人也不会成为君子的朋友,即使他们拥有了平等的地位也不会如此;因为如果对不平等的东西给以平等,其结果正是不平等。

                                                ——柏拉图《法律》

    材料三  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俞可平《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A)和( B)的政治模式分别是什么?(2分)据材料二,概括西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前30年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3分)改革开放后30年实现的“民主增量”又有哪些?(3分)

(3)综合上述材料,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民主政治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查看答案

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的讲话要点》中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以上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社会主义力量的严重挫折是必然的规律性现象

  B.社会主义遭到严重挫折,但并不意味着失败  

  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邓小平谈话的国际大背景   

  D.国际社会主义力量从严重挫折中吸取教训,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趋势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③清政府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④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要求相结合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葸Xi:畏缩),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尖刻伤人)”对这段话不正确的理解是

A.要用礼来加以节制,加以中和,这样人们才言行合度,符合社会规范

B.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的思想基本一致

C.“不学礼,无以立”,认为礼是个人修养的落脚点

D.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

 

查看答案

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主要矛盾        走自己的路    市场经济     邓小平理论 

    B.建设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      初级阶段     科学发展 

    C.主要矛盾        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 

    D.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基层民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