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下面三幅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图二、图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朝代的何种地方行政制度?(3分)
(2)图—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各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图二与图—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的主要差别是什么?(3分)
(4)简述图三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影响。(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朝议,是指古代中国皇帝召集重要官员在朝堂开会,讨论国家军国要务,大臣畅所欲言,最后仍由皇帝决断的制度。
一、议定皇帝名号:
(公元前221年),秦灭掉了关东六国中最后的齐国,“一统天下”。赢政召开了由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动、廷尉李斯等重要公卿参加的朝廷会议。会议商讨的主题:“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二、“封建”还是“郡县”?
三、再兴“封建”论,却发“焚书”难。
材料二 太宗曰:“……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
材料三 明朝中央机构示意略图
材料四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秦朝前两次朝议“定乾坤”是指什么?(2分)
(2)指出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委百司商量”国事的主要理由。(2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朝议制度的利弊。(4分)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明朝中央机构与过去比较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什么?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3分)
(5)材料四中,黄宗羲提出怎样的政治设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观点产生的主要原因(4分)
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这主要是指
A.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利 B.法律制度中的一些原则和做法
C.对私有制的揭露和批判 D.轮流坐庄和抽签选举的直接民主方式
在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时期——伯利克里时代,下列从职人员不是公民通过抽签方式产生的是
A.公民大会轮值主席 B.十将军
C.五百人会议成员 D.陪审法庭陪审员
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