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反映了我国1961至1962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之间的比例关系,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 )
年份 |
国民经济经比例(%) |
||
农业 |
轻工业 |
重工业 |
|
1960 |
21.8 |
26.1 |
52.1 |
1962 |
33.3 |
30.3 |
36.3 |
A、新中国已经建成工业化国家 B、工业化建设严重受阻
C、农业发展最为迅速 D、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趋于合理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
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我国钢铁业的发展一方面要大量进口钢铁、炼钢、冶铁设备完全依赖进口;另一方面,铁矿砂却大量出口。上述现象最能说明的是( )
A、我国工业布局不合理 B、外资所占比重过大
C、我国工业结构不合理 D、当时缺乏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薛福成在《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中称:近年洋货骤赢,士货骤绌,中国每岁耗银至三四千万两,则以洋布、洋纱畅销故也。盖其物出自机器,洁白匀细,工者价廉。华民皆乐购用,而中国之织妇机女束手坐困者,奚啻千百万人?薛福成的话主要反映了( )
A、洋货在中国遭遇顽强抵制 B、中国官僚、商人开始投资近代企业
C、外国商品占据中国市场 D、中国产品降价出售,薄利多销
据《张居正集》(第三册卷三十七)载:“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农商之势常若权衡……故余以为欲物力不屈,则莫若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欲民用不困,则莫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据此判断,张居正主张( )
A、重农抑商 B、重商抑农 C、扶持商业 D、农商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