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3年,某英文报纸开展了一项民意调查,评选“当今中国十二个大人物”,调查结果...

1923年,某英文报纸开展了一项民意调查,评选“当今中国十二个大人物”,调查结果如下:从评选结果来看,“十二个大人物”中,国民党有4人当选,其中孙中山雄居第一;军阀出身的有4人当选,其中冯玉祥位居第二;陈独秀以文化名流的身份高票入选“大人物”系列。值得注意的是,职业外交家和实业家入选人数相当之多,其中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代表中国据理力争的顾维钧在“十二个大人物”中位居第三,张謇位居第八。下列对这个调查结果的分析,表述正确的是

A.国民党的新三民主义主张得到国人拥戴,因而当选人物居多

B.军阀当选反映了当时的北洋军阀统治得到国人普遍支持

C.陈独秀以高票入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当时影响巨大,不容忽视

D.职业外交家和实业家的入选反映了中国人民谋求独立、发展的愿望

 

D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其特点是

A面粉、棉纺、化工等行业发展迅速            B以机器制造业带动全局

C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工商业中心                D中国工业品大量出口

 

查看答案

《马关条约》中推动日本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作用最大的是  

A割让台湾            B巨额赔偿            C开放通商口岸         D办厂特权

 

查看答案

(10分)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大量涌人中国,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就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思想界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这一争论贯穿中国近代史的始终,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源提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窃其所长,夺其所恃。”他又强调“势变道不变”“乾尊坤卑,天地定位……是以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后来为洋务派所承接,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19世纪70年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王韬说:“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                           ——《中西文化和哲学争论史》

材料二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而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材料三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主要观点。王韬所说的魏源“实倡先声”指的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胡适的主要观点。胡适的这一思想观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3分)

(3)毛泽东对外来文化的观点是什么?运用这一观点,他在20世纪2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新的革命理论?(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史上中国知识界对西方文化看法的发展趋势。(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二: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西递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南部。现存明、清古民居122幢,大多为明清时期经商成功的商人(史称徽商)所建。村中富丽的宅院、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石雕的奇花异卉、砖雕的楼台亭阁等,应有尽有,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

 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北部,始建于南宋,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村中建筑同样多为明清时期的经商发财以后的徽商所建。数百户粉墙青瓦、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及周边山水,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1999年12月,西递和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三:(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材料四: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1)结合材料一,说明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1分) 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2分) 明朝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唐宋相比有着怎样的突破性?(1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提示了哪些历史现象?(2分)     

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3)材料四中的现象与哪一政策有关,这一政策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2分)

 

查看答案

(10分)对外体育交流是国家外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体育交流对开拓新中国外交局面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0年,新中国第一个体育代表团对苏联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访问,……新中国同苏联、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民主德国、罗马尼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国进行了频繁的体育交流。……充分体现了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在新中国对外体育交流活动中占据首要地位。            ——《关于新中国体育外交的回顾与研究》

材料二  1971年4月6日,毛泽东主席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这一举动震惊了全世界,并成为世界外交史上的佳例,被誉为“小球转动大球”。

1975年4月,中国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请,要求恢复其在奥林匹克运动中作为中国唯一合法代表的权利。

1979年10月25日,中国正式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设在台北的奥委会的名称改为“中国台北奥委会”。                 ——《关于新中国体育外交的回顾与研究》

材料三  2008年8月8日至24日,来自全世界的1.6万多名运动员和官员相聚北京,谱写了和平友谊的颂歌。80多个国家的政要参加了开幕式,使北京奥运会不但是体育的盛会,还成为和平外交的盛会。                              ——《新中国体育辉煌六十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体育外交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3分)

(2)材料二中的“乒乓外交”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又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怎样的外交范例?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能够恢复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外交因素。(5分)

(3)据材料三,指出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外交意义。(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