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不可争也。”该文字节录于先...

“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不可争也。”该文字节录于先秦时期的一份文献,请根据文字内容判断该文字最有可能表达的是下列哪一派的观点?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D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读书人对经典的分类法,根据文史知识判断.下列分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道德经》、《诗经 》归入经                     B.《水经注》、《资治通鉴 》归入史

C.《孟子》、《韩非子 》归入子                      D.《离骚》、《聊斋志异》归入集

 

查看答案

近代化包括近代观念的转换、近代企业的创办和近代民主制度的汲纳三个方面的对近代文明的追求和实践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成丰皇帝在北京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请”。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20年,清王朝丧失了20年革命突变的宝贵时间。但这毕竟是古老中国发出的寻求自强的声音。

 ——摘编自<复兴之路•千年局变>解说词

材料二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为执行法律或基于法律之委任,得发布命令,并得使发布之。

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近代中国为“寻求自强”而采取的重要实践活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  前期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发生在北京的重大事件。 (5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4分)

(3)依据材料三,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2分)结合史实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被废除的主要原因。(3分)

 

查看答案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自产生以来,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最终转化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甲午战争前后,不同类型的两种企业在我国近代民族工业中所占比重变化表

 

甲午战争前

甲午战争后

商办企业

22.4%

70%

官督商办企业

77.6%

30%

材料二:张謇提出“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口号,并冲破阻力在家乡大搞教育与实业。(1)自1895年开始,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重要企业。(2)1901年,张謇创办通海垦牧公司,对沿海滩涂进行开发;规划农田水利,建立产棉基地,发展农业。(3)本着“道路交通为文明发达之母”思想,张謇辟道路.兴河运。1901年创立大生轮船公司,到1918年,公司有小轮20艘,行驶于以南通为中心所辟的10条行道上;此外他还修建了港闸公路等。(4)南通一带屡有水患.张謇遂以私人身份聘请各国水利专家.商讨南通治水策略、运用科技治水,修堤筑坝并举。(5)张謇开展的城市文化教育建设主要包括:1902年自筹资金建设通洲师范学校,翌年建立;1905年建翰墨林印书馆;1909—1912年办商业与医学两所专门学校;1914年建图书馆等。(6)此外,张謇还振兴商业、改善环境、推动市政建设,筹建电厂、电灯、电话公司等等,集多方面的成就于南通一地,开花结果,泽及后代,在中国近代史上,这是了不起的“早期现代化试验。”                  ——摘自“南通市市政建设网”

材料三: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民国初年沪宁杭地区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1)材料一所反映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张謇采取的措施涉及哪方面。(3分)以张謇为代表的实业家想通过兴办实业挽救民族危机,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吗,为什么?(3分)

(3)、据材料四的地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分)张謇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所创办的企业大部分都在南运河地区。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4分)

 

查看答案

隋唐时期,我国古代步入了全面繁荣时期。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民族关系方面、对外交往方面、文化方面等等都表现出繁荣的局面。隋唐的繁荣引起了大多数人的理性思考,以古鉴今,那时的做法可能会为我们现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某些良好的借鉴。(18分)

材料一: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净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贞观政要》

材料二:尚书省……掌典领百官。其属有六部尚书……。门下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中书省,掌佐天子大政,而总判省事,凡王言之制,……皆宜署中覆,然后行焉。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缙绅虽位及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材料三: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唐帝国,很快实现了唐太宗提出的“四夷自服”的目标。长安成为世界性的城市,每天聚集着数以千计的不同肤色和服饰的外国人。唐文化通过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侣、学者、留学生,被传播到欧亚各地,而影响最深的则是东亚地区,形成了以唐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

(1)据材料一评价唐太宗的治国理念?(4分) 

(2)材料二反映了隋唐时期哪些主要制度?(3分)并分别简述其作用。(3分)

(3)隋唐政治制度与近代美国确立的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同特点?本质上有何区别?(4分)

(4)据材料三概括唐朝文化圈形成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

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02年以来外资流入中国放缓,但中国对外投资却快速增长。“资金和搭载在资金上很多的要素,开始真正的双向流动”。与上述现象的出现没有必然联系的是

A、 经济建设取得成就        B、国际金融体系建立

C、对外开放深入发展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