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代的“苏湖熟,天下足”到明朝的“湖广熟,天下足”这种变化说明了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湘鄂发展成主要粮仓
C.经济重心的西移 D.江浙经济渐趋衰落
宋代地方各路同设转运司、提刑司、安抚司等,明代行省同设布政司、按察司、都司,清朝各省设巡抚、提督、布政司、按察司等。这说明朝廷对地方设官的指导思想是
A.分割权力,相互制约 B.分工合作,提高效率
C.专业分割,各为其主 D.分割相权,强化专制
以下统计数字反映了历史现象的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1956年国民收入(%) |
1956年工业总产值(%) |
国营经济32.2,合作社经济53.4 公私合营经济7.3 个体经济7.4 |
社会主义工业67.5 公私合营工业32.5 资本主义工业0 |
A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以合作社经济为主体
B多种经济在分并存,已经完全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成分)发生了根本改变,私有制经济已基本上不存在
D由四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为两种经济并存,个体经济仍占一定比重
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中国古代确立的兼顾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制度是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
自北宋出现纸币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被日益普遍使用,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最终获得政府认可。这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的失败 B.私营手工业超越官营手工业
C.中国的银矿开采突飞猛进 D.政府对贸易的控制遇挫
明朝成化年间有人说“松(松江)民之财多被徽商搬去”这说明
A.徽商聚集在松江一带
B.徽商控制了江南的丝织业
C.优质棉布是徽商经营的重要商品
D.徽商造就了“织造尚松江”这一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