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上述特点的史实有
①敢于揭露斯大林模式的弊端②开展大规模的种植玉米运动③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④彻底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④ |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坚持国民革命,实行联俄 |
B.对外依靠苏俄抗击帝国主义 |
C.继续走苏俄的革命道路 |
D.按照苏俄的政党组织形式改组国民党 |
蒋廷黻说:“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摘引自《中国近代史大纲》)下列与“追求近代化”相悖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
B.义和团运动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历史选修】(15分)A.【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回答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商、官(指官吏)三者,国之常官(这里指职业)。……金(黄金,指货币)生而粟死,粟生而金死。本物贱,事者众,买者少,农困而奸劝(劝,活跃的意思);其兵弱,国必削至亡。金一两生于境内(指国内),粟十二石死于境外。粟十二石生于境内,金一两死于境外。国好生金于境内,则金粟两死,仓府两虚,国弱。国好生粟于境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
——《商君书·去强》
材料二 “盖制(制,管束的意思)商贾者恶其盛,盛则人去本者众,恶其衰,衰则货不通。”
——《王文公文集》(注:王文公即王安石)
(1)根据材料一,概述商鞅的商业思想。(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王安石在农业与商业的关系上与商鞅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结合变法内容说明王安石是如何实践“制商贾”的?(9分)
B.【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私人企业和私人的主动性应该成为“国家主义”的基础。然而,鉴于这个大民族和大国的整个需要,并且考虑到私人资本不能做很多事情,因此经济应该由国家控制。
一一摘自凯末尔《土耳其国家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凯末尔认为,尽管考虑到私人企业和活动仍然是我们的基本主张,但我们的主要政策之一是国家积极关心涉及民族普遍性问题和重大利益问题,特别是国有经济问题。
一一摘编自《现代土耳其》
材料二 到30年代末,土耳其全国铁制品生产的100%,钢制品生产的80%,水泥制品生产的55%,均被国有苏美尔银行所控制。而国有埃蒂银行则控制了土耳其全部的煤炭和铜矿生产。
一一摘编自《危机中的土耳其:从国家主义到新殖民主义》
(土耳其由)1927年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仅占0.14%的比例,逐渐上升到了1939年的0.23%,成为在当时除了券联和日本以外,工业发展速度在世界上最快的国家。
一一摘自《现代土耳其的兴起》
(1)据材料一,概括凯末尔对私人企业的认识。(6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凯末尔的“国家主义”。(9分)
(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国际贸易既反映世界经济走向,还折射出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分析下列图表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2~1942年美国对外贸易额变化图
材料二:1842~1942年英国对外贸易额变化图
材料三:1894~1993年中国与日本、美国、苏联的贸易额
(单位:1950年前为百万海关两/中国元,1950年后为百万美元)
(1)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美、英两国对外贸易额都快速增长的共同原因有哪些?(8分)20世纪30年代初,导致两国贸易额急剧下降的原因是什么。(4分)
(2)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初,美、英两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趋势有何差异,(2分)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3)1894~1933年,日本对华贸易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这一变化对中日关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分)
(4)对比分析20世纪50年代与80年代,我国对外贸易格局有何不同特点?(2分)请阐述造成这种变化的国际、国内因素。(12分)
下图是1944年美国建立的某一国际体系,其根本目的是
A.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B.控制世界黄金交易
C.夺取战后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 D.建立世界金融的霸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