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蒲州商人范世奎经商西北,“义而资益巨,占良田数百亩”。乾隆时,浑源、榆次二州县富商大贾“且多置买田地”。上述材料表明明清时期( )
A.商人仍遵循“以末起家,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B.商业资本发展并开开始转化为产业资本
C.晋商精明能干,敢于开拓新的领域 D.官商勾结,搞垄断和特权交易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主要有( )
①推动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 ②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③改变了超级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④冲击两极格局,使之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
A.美苏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 B.发展中国家作为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C.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矛盾趋向缓和 D.欧共体、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的话,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美国《地理杂志》刊发了一幅“逃兵”的照片,1961年8月13日凌晨,在柏林墙即将合封时,一位参与围墙的东德士兵突然跃过铁丝网,投奔西德。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西德修筑柏林墙防止东德人逃入西德 B.东德修柏林墙是防止民众逃往西德
C.柏林墙是冷战的产物 D.柏林墙从修建之时起在民众心中就已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