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分)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分)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司马光:眼下国用不足,灾害频频发生,应当减节冗费。

王安石:国用不足,因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

司马光:善理财者,不过搜刮民财而已。

王安石:那不是善理财者。善理财者,民不益赋而国用饶。

司马光: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间则在公家。

宋神宗:朕意与司马光相同,然而姑且以不允许作答吧。

──摘编自叶坦《大变法》

材料二  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负。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

──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

材料三  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宋徽宗的年号)之际,而祸乱极矣。”

──摘编自《宋史·王安石传》

(1)据材料一指出司马光与王安石的主要分歧。宋神宗持何态度?(4分)

(2)材料二中王安石认为哪一项理财措施最重要?这一措施的实行有何积极作用?(5分)

(3)据材料三概括朱熹关于王安石变法令人失望的原因。(6分)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摘自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

材料二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

第二条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三条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摘自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1789年)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它们所体现的思想主张的共同之处。试从经济、政治、思想方面概括这两大文献产生的历史背景。(10分)

(2)结合史实说明独立之初的美国是否真正保证“人人生而平等”。(5分)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材料二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材料一中的“两个发现”是什么?分析这“两个发现”的影响。(7分)

(2)材料二杂志封面上的“CHINA  Moving Away From  Marx”(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的说法对吗?请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8分)

 

A.(1)是节流还是开源。赞成司马光的观点,但又按王安石的观点执行。(4分) (2) 王安石认为免役法最重要。(1分) 作用:增加了官府收入;减轻了农民的劳役负担;有利于发展生产。(4分) (3)改革侧重于经济与军事;用人不当;性格固执;改革危及民众生活,造成社会动荡。(6分) B.(1)共同之处:确认了“天赋人权”的思想和“主权在民”的原则。(4分) 历史背景: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政治:殖民统治、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6分) (2)不能。(1分)《独立宣言》虽然提出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原则,但当时真正有权参与政治的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穷苦白人、妇女、黑人奴隶等被排除在外。(4分) C.(1)“两个发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4分) 影响:促进马克思主义诞生,使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变为科学。(3分) (2)不对。(2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开始了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这不是远离马克思主义,而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6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37分)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联系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前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努力构建一个美国模式的全球社会。

──自海军《火预言:2049年的世界》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货值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年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日本茶叶的排挤,数量日减。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三  下图是反映英国1903年关税改革的漫画。(注:中间的树代表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为什么把“1492年看作是全球化的开始”?在全球化第二阶段,推动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发生的变化及原因。(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进行关税改革的背景。漫画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改革主张?(8分)

(4)结合史实说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之间在经济上是怎样“相互关联和渗透”的。(12分)

 

查看答案

著名史学家张传玺说,“没有任何一个史学家,没有任何一本历史书没有理论、思想,其中包括那些倡导‘学术自由’的人。”这段话的主要观点是(    )

A.历史研究应该有充足的实证材料      B.历史研究离不开一定理论的指导

C.强调理论,轻视史料                D.理论建构无益于历史研究

 

查看答案

图画家所代表的画派认为:“色是在光的照射下产生的, 在不同的时间、环境、气候等客观条件下,由于不同光的支配而产生不同的色彩”,这一现象说明(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绘画风格的变化

B.中西方绘画风格相互借鉴和融合

C.个人主观性情决定了绘画形式的变化

D.画家由注重意境转向注重写实

 

查看答案

下图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B.世界处在美苏冷战格局之中,但新的力量已经孕育

C.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战争状态    D.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查看答案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的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

B.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

C.美国的联邦宪法是一件好看而不适用的美丽艺术品

D.美国的联邦宪法是美国人排除外部思想的影响而独自发明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