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图文字内容创作的背景是 A.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B. 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

图文字内容创作的背景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B. 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C.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 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A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议约”和“疾愚暴之无知”是指

A.《南京条约》 三元里人民抗英      

B.《北京条约》 大沽保卫战    

C.《马关条约》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

 

查看答案

“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更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体现在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张之洞的《劝学篇》

C.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                

D.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查看答案

“大陆昏沉三百秋,不作人民作马牛!英雄一恸气将绝,何时剑溅匈奴血。”(洪秀全)诗中的“匈奴”是指

A .外国侵略者        

B .匈奴族       

C .清王朝            

D .汉族地主

 

查看答案

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查看答案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文中的“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