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的州郡只是督(监)察单位,刺史权位不如郡守。但东汉州郡大增,刺史统割属部,位同方伯。”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两汉时期都重视监察制度
B、两汉时期的监察职能未能发挥
C、东汉时期刺史权位低于郡守
D、东汉刺史逐渐失去监察作用
中国古代帝王的典型形象是:“一手捧着儒家经典,宣传教化;一手高举法家利剑,厉行专制。”这种帝王的典型始于( )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秦汉时,越南的象牙、犀牛、珍珠等不断输入中国,中国的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也在越南推广,这说明( )
A、中国与越南的生活习惯的差别
B、中越两地生产力水平的差异
C、中国统治者对奢侈品的需求
D、中华文化圈的形成
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其发明过程与宗教发展有直接关系的是(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读图1、图2、图3,回答问题:
(1)图2与图1相比,生产方式的特点有何变化(4分)?图2反映了哪两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4分)
(2)图3与图2相比,长江三角洲的工业生产和工业分布有哪些新变化?(6分)
(3)历史学家们曾指出:“中国的现代化首先在江南展开绝不是偶然的”。请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央机构示意略图
材料二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明朝中央机构与过去比较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什么?(2分)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设计?(6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观点产生的主要原因。(6分)
(3)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4分),并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孙中山与黄宗羲思想主张的不同。(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社会明代以后政治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趋势。(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