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唐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在河滩、湖滨浅水之处筑堤,用堤...

材料一:唐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在河滩、湖滨浅水之处筑堤,用堤圈围出土地,而圈围起来的田叫做围田,或叫圩田。在山中把荒野开辟为耕地,往往采用放火烧山的办法,草木被烧去之后,稍加平整,即可播种,这种方法叫“畲田”或“畲种”,唐人多称之为“烧畲”或“火田”“火耕田”。

材料二:在官方史籍中,清代人口数字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乾隆六年突破了1亿大关,并相继在乾隆三十一年突破2亿,乾隆五十五年突破3亿,嘉庆十七年为三亿六千万道光十四年突破4亿。由此,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今人民蕃庶,食众田寡,山地尽行耕种。”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这一现象在当时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6分)如何正确认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及环境的关系?(4分)

 

(1)现象: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围湖造田(圩田),放火烧山开垦荒地(畲田)(2分) 原因:隋唐的大一统,人口增长;生产力水平提高,生产工具改进;安史之乱后,北民南迁;土地兼并严重,迫于生活,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4分,答对两点即可) 影响:一方面推动了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围湖造田影响河道的治理和疏通,向山要田易致水土流失,破坏生态平衡。(4分) (2)原因: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清初清政府大面积垦荒;明朝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康熙时“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雍正时实行摊丁入亩的办法,废除了人头税。(6分答对三点即可) 关系:在古代人口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发展的状况;人口的过渡增长不利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并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可持续发展(4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康有为指出:君主专制制度不是“天经地义”,人类社会最初并没有君主,君主是人民推举出来的,实行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政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材料二:我们定要为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这不止是我们的革命之目的,并且是我们革命的时候所万不可少的。

                                               ——孙中山

材料三:没收地主、反革命及农村公共土地;土地分配的原则是“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以“最有利于贫农、中农利益的方法”按人口或按劳力平均分配;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允许农民出租、买卖。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材料四:地租一般地以实行二五减租为原则,按抗日战争前的原租额,减去百分之二十五;利息一般地减少到社会借贷关系所允许的程度。

材料五:没收地主的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材料六:“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江泽民)“权为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胡锦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与孙中山“兴民权”的途径有何不同?(2分)他们都主张“兴民权”,可最终却得不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

(2)材料三、材料四、材料五分别是中共哪几个时期的土地政策?(6分)

(3)结合所学知识,中共为实现材料三的目标制定了怎样一条土地革命路线?(4分)谈谈实行土地革命的必要性?(4分)

(4)材料四中的土地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与材料三相比有什么重大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四的政策在当时起到了哪些作用?(6分)

(5)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材料五中土地政策的变化,分析中共调整政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

(6)综合上述材料,就“国以民为本”这一思想而言,共产党人与资产阶级的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

1945年10月10日由国共两党代表签署了一个重要协定。下列关于其签订的历史意义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解决了国共两党之间存在的分歧       B、使中共在政治上处于主动

C、反映了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     D、为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创造了条件

 

查看答案

邓小平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其最主要依据是毛泽东

A、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B、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指明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C、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D、1949年元旦献词中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中指出“我们要使人民经济一天一天发展起来,大大改良群众生活,大大增加我们的财政收入,把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确切地建立起来。”下列史实中充分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①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②在反“围剿”失败后进行战略转移 

③在抗日根据地大打地雷战     ④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