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 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

A.老子无为而治思想                 B.韩非中央集权思想

C.孟子民贵君轻思想                 D.孔子仁者爱人思想

 

A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但也有学者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对中国具有深远的负面影响——“历史上大运河沿岸繁荣的代价是东部沿海的荒凉和寂寞”。该学者意在说明

A.历史上专制政权的保守             B.运河阻挡了国人奔向海洋的步伐

C.统治者耽于享乐的腐朽             D.海禁政策是运河沿岸繁荣的保障

 

查看答案

以下关于图所示时期地方管理情况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因“强干弱枝”而致地方困弱

B.民族对峙致使对地方控制松弛

C.幅员辽阔,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D.体制创新,适应疆域扩大需要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常以左右来区分人或事物的远近尊卑。唐宋时期都是左官高于右官,到了元代,不但以右官居上,更是发展到连科考取士也分左右榜,蒙古人列入右榜,汉人则在左榜。而到了明朝,又回复了尚左的传统。据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左右观的变化带有时代特征           B.左右观与其民族文化相关

C.左右观的变化体现社会进步           D.左右观是等级社会的产物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人人都在谈论这个主义,那个主义,但我们这里想说的只是:给和平一个机会”。这段歌词出自英国甲壳虫乐队主唱约翰·列伊1969年所做的《给和平一个机会》。这首地地道道的反战歌曲在当时的社会上大受欢迎,在多次反战活动中被人们反复高唱。

(1)材料中的歌曲体现出欧洲人的什么心理?(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心理的原因(8分)

(2)为了“给和平一个机会”欧洲的政治家在当时作出了怎样的努力?(4分)上述努力获得突破的关键在哪里?(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宋熙宁四年宋神宗、王安石、文彦博等在讨论募役法之利害时,文彦博奏曰:“祖宗法制俱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神宗反问他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失不便?”文彦博则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史学月刊》

材料二:他没有满足平民的平分财产的要求,但下令取消当时所有的公私债务,这样,至少使当时的穷困者不再负担任何债务;同时不仅废除了“债务奴隶”,也禁止今后任何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这就防止了自由公民分化成主奴两个阶级。夫人的借贷收不回来,财富当然要“缩水”,但他们已我在自己手中的财富却没有被剥夺,更无肉体被消灭之虞。

------《梭伦改革的两点启示》

(1)根据材料一说明北宋政府讨论的问题是什么?从材料可以判断文彦博对王安石变法持什么态度?依据又是什么?(5分)

(2)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次改革中为限制特权、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所采取的措施。(10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