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世界人口估算
材料二:中国古代社会人口估算
材料三:“高宗(乾隆皇帝)谕内阁曰:‘……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朕甚忧之。犹幸朕临御以来,辟土开疆,幅员日廓,小民皆得开垦边外地土,籍以暂谋衣食。然为之计及久远,非野无旷土,家有赢粮,未易享生平之福。”
——《清史稿》
材料四: 明清之际,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出现过剩人口。……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为应付严峻的生计问题,……不得不从副业生产中寻找生活的出路。这一地区种植棉花和从事棉纺织业,就是以副养农、以副助农的一种选择。
——《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世界人口在1400年至1650年急剧增长的原因。(6分)
(2)中国古代人口呈现周期波动性的特点。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该特点的原因。(8分)
(3)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人口增长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
英国著名史学家汤普森说:“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种已完成的、包容一切的、自证自明的思想体系这种观念已被证明是无益的。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在本世纪实际上并没有做出很大贡献,并未能预见或解释一些重大的历史现象。”对理解正确的是 ( )
A.马克思主义是不合适宜的思想体系 B.马克思主义是不科学的思想体系
C.马克思主义是包容一切的思想体系 D.马克思主义是需要不断完善的思想体系
二战中,反法西斯盟国的许多会议中都没有法国的席位。戴高乐对此感到愤愤不平,反复向盟国表示:“1500年来,法国就已习惯于一个大国的地位,要求所有的人,首先是他的朋友们,不要忘记这一点。”此话反映出 ( )
A.法国大国地位的削弱 B.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美苏两级格局的形成 D.雅尔塔体系的崩溃
李鸿章认为“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人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以下近代企业的创办体现李鸿章这一思想的是 ( )
A.江南制造总局 B.开平煤矿 C.安庆内军械所 D.天津机器制造局
1912—1919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但此后陷入困境。民族工业的这一发展状况说明 ( )A.管理不善是经济近代化的不利因素 B.封建统治是经济近代化的最大障碍
C.民族独立是实现经济近代化的前提 D.民国建立无益于中国的经济近代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A.家中可以使用电灯照明 B.工人可以和贵族一起乘火车
C.人们可以乘坐汽车上班 D.人们可以用电话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