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苏俄(苏联)某段时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苏俄(苏联)某段时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

年份/项目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9 446

6 620

7 860

8 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材料二  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生产已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从斯大林主要关心的世界实力平衡的角度看,苏联的全部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其识字率从1897年的28.4%上升到1939年的87.4%。在1913年到1961年间,外科医生的数量从23200人增加到425700人,预期寿命从32岁上升到69岁,婴儿死亡率从每千人273降到32。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是总有利、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的。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共同付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材料四  中国1978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1978

3645

1132

57.5

67.7

2006

218071

39500

35.8

43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俄(苏联)从1913年至1925年的农业生产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1年至1925年农业生产呈现该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30年代初苏联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学者所持有的观点,并运用有关史实对材料所述“改进和补充”加以说明。(5分)

(4)综合前三则材料分析材料四,可以看出美苏的做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哪些启示?(4分)

 

(1)(4分)生产状况:1913年—1921年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1921年—1925年逐年增长;(2分)主要原因:1921年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社会局势稳定;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用固定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分) (2)(4分)发生的变化: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国民的文化素质大大提高;医疗卫生水平进一步发展;(2分)说明:反映了斯大林体制(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2分) (3)(5分)观点: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原有自由放任政策存在弊端;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改进不足。(3分)史实说明:1933年罗斯福政府实行新政,对金融、工业、农业和民生等方面进行大规模干预,实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使美国逐渐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2分) (4)(4分)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东西,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有市场经济;不能只看到计划经济的弊端而忽略它的优越性;市场和计划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都需要结合国情不断发展和完善。等等(4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世界人口估算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中国古代社会人口估算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三:“高宗(乾隆皇帝)谕内阁曰:‘……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朕甚忧之。犹幸朕临御以来,辟土开疆,幅员日廓,小民皆得开垦边外地土,籍以暂谋衣食。然为之计及久远,非野无旷土,家有赢粮,未易享生平之福。”

——《清史稿》

材料四: 明清之际,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出现过剩人口。……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为应付严峻的生计问题,……不得不从副业生产中寻找生活的出路。这一地区种植棉花和从事棉纺织业,就是以副养农、以副助农的一种选择。

——《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世界人口在1400年至1650年急剧增长的原因。(6分)

(2)中国古代人口呈现周期波动性的特点。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该特点的原因。(8分)

(3)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人口增长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

 

查看答案

英国著名史学家汤普森说:“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种已完成的、包容一切的、自证自明的思想体系这种观念已被证明是无益的。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在本世纪实际上并没有做出很大贡献,并未能预见或解释一些重大的历史现象。”对理解正确的是           (     )

A.马克思主义是不合适宜的思想体系        B.马克思主义是不科学的思想体系

C.马克思主义是包容一切的思想体系        D.马克思主义是需要不断完善的思想体系

 

查看答案

二战中,反法西斯盟国的许多会议中都没有法国的席位。戴高乐对此感到愤愤不平,反复向盟国表示:“1500年来,法国就已习惯于一个大国的地位,要求所有的人,首先是他的朋友们,不要忘记这一点。”此话反映出                    (    )

A.法国大国地位的削弱                  B.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美苏两级格局的形成                  D.雅尔塔体系的崩溃

 

查看答案

李鸿章认为“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人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以下近代企业的创办体现李鸿章这一思想的是                                         (    )

A.江南制造总局     B.开平煤矿   C.安庆内军械所   D.天津机器制造局

 

查看答案

1912—1919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但此后陷入困境。民族工业的这一发展状况说明                                                           (    )A.管理不善是经济近代化的不利因素     B.封建统治是经济近代化的最大障碍

C.民族独立是实现经济近代化的前提     D.民国建立无益于中国的经济近代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