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的新政和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三者的相同点 ①都是各国在困...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的新政和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三者的相同点

①都是各国在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

②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内容都注重改变生产关系,符合各国当时的实际需要

④结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D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查看答案

斯塔夫理阿诺斯认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和第三次会是什么事情呢?

A.周公确立分封制、唐朝确立三省六部制  B.分封制的确立、1911年辛亥革命

C.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查看答案

有人在研究明朝皇帝系列表时发现部分明朝皇帝的名讳,体现了我国古代阴阳五行学中五行相生说,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再生木(见下表)依据表中所列现象判断,其所隐含的思想有

皇帝称号

明成祖

明仁宗

明宣宗

明英宗

明宪宗

皇帝姓名

朱棣

朱高炽

朱瞻基

朱祁镇

朱见深

相互关系

明太祖之子

成祖之子

仁宗之子

宣宗之子

英宗之子

名中的偏旁

①祈盼专制政权的生生不息              ②反映宗法血缘的代代相传

③表达分封制下的世世相袭              ④显示“朱”姓大族的赫赫尊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④

 

查看答案

(15分)

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俄史》

材料二  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三  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四  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所赋予他们的权利,它们还有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及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有何矛盾之处?(4分)

 

 

(2)依据材料二、三分析“暂时义务农”与“完全自由的农民”权利有何区别?(4分)材料三中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为什么?(3分)

 

 

 

(3)依据材料四推断农奴与地主之间矛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反映出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什么?(4分)

 

 

 

 

查看答案

(15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

——《魏书·序记》

材料二史书记载,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拔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孝文帝表示:“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和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拓拔澄的回答是:“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材料三  北魏的洛阳,城内有大市、小市、四通市,总称“洛阳三市”。市内有钟鼓,开市、散市都以击鼓为号。市内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全城居民中有上万户来自各地的商人,其中包括来自远方异国的商人。……北魏的许多贵族高官显宦也都经商。

                                                       ——《中国历史·魏晋卷》

(1)根据材料一,归纳鲜卑民族的经济文化特点。(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为什么孝文帝要迁都洛阳?(4分)

 

 

(3)结合材料四分析,北魏迁都洛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