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张謇深知于此时(1913年)出任主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张謇深知于此时(1913年)出任主管全国农工商各业的农商总长责任重大,举步维艰,前途难卜,他自己表述出任农商总长时的心态说:“盖际此时艰,不敢不出,免尽国民一分子义务。然外观时事,内忖精力,此义务能尽到几分,能收几分之效,以报我国人期望之万一,则毫无把握。……所可以告国人者,惟矢此勤勤恳恳之心,与国务院诸君,交成职责而已。”      

                                ———据虞和平《张謇与民国初年的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二: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11年的五十年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700多个,资本总额1.3亿元左右。而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八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三:(1915年)张謇最终虽然不无遗憾地离开了农商总长的职位,但他任职时的所作所为,为其在职时期,乃至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不可以其自谦之词:“内不过条例(即制定经济法规),外不过验场(各种试验场)”“日在官署画诺纸尾”,而低估张謇对中国经济早期现代化所作出的贡献。

                             ———据虞和平《张謇与民国初年的经济体制改革》

 请回答:

 (1)从当时中国社会状况分析,张謇为什么说出“此义务能尽到几分,能收几分之效,以报我国人期望之万一,则毫无把握”这样的话?(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张謇出任农商总长(1913年—1915年)前后,民族经济取得了哪些发展?(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謇对中国经济早期现代化所作出的贡献。(6分)

 

(1)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局动荡;封建势力还很强大;中国还没有摆脱外国的控制;小农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科技教育落后等。(10分) (2)轻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其中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实业家;工矿业得到一定发展。(8分) (3)作为农商总长时期的贡献:制定经济法规,设立各种试验场,为民族经济发展制订规划等。(3分) 实践贡献:亲身实践“实业救国”思想,成功创办一系列近代企业,成为民族工业的楷模。(3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来世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材料二:江泽民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材料三: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材料四:胡绳在《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指出: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事例。(8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材料二说“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民族民主革命”?

(6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6分)

(4)材料四与材料二的评价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理解材料四对中华民国成立的评价?(8分)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不断涌入,形成了“西学东渐”局面,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对封建文化的冲击

B、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抵御外国侵略

C、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发展资本主义

D、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后期,当世界加速迈向近代化时,曾国藩等人也正通过洋务运动引领着中国“与时俱进”。这场运动在客观上对封建制度起到                               

A、补充作用            B、瓦解作用          C、改革作用         D、巩固作用

 

查看答案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南京条约》中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市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

A、便利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B、便利英国掠夺中国劳动力办厂

C、表明英国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D、表明英国要向中国大量投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