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zé)。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的相关评述中正确的是
①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②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了此“原理”
③作者对“原理”开创者持赞赏的态度 ④作者对“后世”的官制持否定态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孔子曾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对于孔子的政治理想评价最恰当的是
A.孔子因文人感伤时代变迁的情怀而将周代的政治理想化
B.只要孔子得到适当的施政机会,掌握足够的权力,他的政治理想是能实现的
C.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欲恢复奴隶社会的社会秩序,有一定的保守性
D.儒家思想在汉以后被统治者用来治国,说明孔子的政治理想由这些封建君主变为现实
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改革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民族关系,以下改革中,在推进民族融合方面,政策最为激进的是
A. 商鞅变法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戊戌变法 D. 王安石变法
(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
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
下列关于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改革是国家、政府的行为,是统治者主动实行的
B.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的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C.改革相对革命而言对生产力的破坏小,一定程度有利于社会发展
D.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有学者建议应该把“滇西抗战”写进中学历史教科书,足以说明云南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让你再搜集相关资料来论证“云南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还有哪些例子?并简单说明理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