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农民在每月特定的日子到中心集镇赶集,这种交易的风俗与古代的什么商贸形式有渊源关系
A、夜市 B、草市 C、 都会 D、会馆
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封建制度的建立
明朝后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这些现象,可以直接说明的结论是
A、地区性社会分工扩大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中国古代农耕方式演变的趋势是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用于
A、农具和酒器 B、礼器和兵器
C、礼器和农具 D、兵器和农具
(18分)读史使人明智。回顾历史上的重要改革与改革过程中的争论,可以获得很多启示。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杜攀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
——《史记》卷68
材料二:今君实(司马光)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迁,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材抖三:荣禄、王文韶还在慈禧召集的御前会议上说:“大经、大法自有祖宗遗训,岂容轻改。”他们还说:“议院设而废君,大逆不道之事更多矣……民主万不可设,民权万不可重,议院不可变通。”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纲》第52页
请回答:
(1)材料一记述的争论发生于何时?争论的实质是什么?在这场争论之后,秦孝公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6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人主“是指哪位皇帝?王安石变法期间采取的措施为什么会引起一些人的“怨诽”?(4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与荣禄、王文韶等相对立的政治(思想)派别、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政治主张。(4分)
(4)为什么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总与争论相伴?就此谈谈你的看法。(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