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图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是继汉代犁耕发展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
B.自此之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
C.与旧犁相比具有省力、提速、适应范围广的特点
D.标志着中国传统耕犁的基本完善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
A. 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 80 章)描绘的是( )
A.小农经济下的民生状态
B.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农民生活简单,思想纯真
C.在奴隶主统治下,人民忍气吞声
D.在封建专制统治下,人民忍气吞声
《史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褥……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以下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B.江南商品经济不发达
C. 江南成为富饶的鱼米之乡 D.当时江南耕作技术比较落后
(20分)历史图片和地图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面两幅图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纺织业的情景
材料二 西方人了解世界范围示意图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反映的纺织生产的特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3分)这种变化使社会关系发生哪些重大变革?(4分)
(2)读材料二中的地图,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种发展趋势的原因。(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