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奠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从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在西方世界就大行其道,并且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一学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的灵丹妙方是: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这些办法在相当时期内,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摘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里根当选之后(1981年),雄心勃勃,表示了实行少政府(干预)、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对美国经济来一番“引人注目的改变”。
——摘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思想?(2分)
(2)与上述思想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指出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最能体现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并概述其主要内容。(8分)
(3)材料三中,里根政府进行“引人注目的改变”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改变”取得了哪些成效?(4分)
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根据图片反映的政治主题,判断图2走在送葬队伍最前头的人是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下列两幅图片反映了德国历史上版图的变化情况。其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③④①②
下列幅图片是20世纪两次国际回忆的历史记录。从甲图到乙图的回忆可以看出英、法两国对德国的态度变化是
A、从争霸到结盟
B、从结盟到扶植
C、从宰割到纵容
D、从对抗到联合
图是1943年中国政府首脑蒋介石参加的一次国际会议的照片。这次国际会议的内容涉及中国
A、参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问题
B、开辟亚太战场牵制日军的问题
C、参加筹建联合国的问题
D、收回台湾被占领土主权的问题
二战后,西德、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社会的经济都曾出现过高速增长的繁荣景象。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考虑,其根本原因在于
A、制订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B、实现了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
C、普遍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劳动者的素质普遍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