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成为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这段文字介绍的是( )。
A.四川都江堰 B_扬州古运河 C.关中郑国渠 D.河北赵州桥
“女吸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诗句所述不能反映出的是
A.自耕农经济的封闭性 B.自耕农经济的完善性
C.自耕农经济的保守性 D.自耕农经济的稳定性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B.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C. 农民在井田上集体耕作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古代民间谚语“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反映了
A.封建社会农业产值高 B.封建社会以农为本
C.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 D.封建社会商业兴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农村政策文件选编》
材料二:1958年工业总产值比上年猛增54.8%,而农业由于数千万农村劳动力被占用,总产值后来核实只比上年增长2.4%。……生产和人民生活发生困难。
1958年底,全国74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26000个人民公社,全国农户的99%以上参加了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老南京阿德师傅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常去外地出差。他出差前,拿了“江苏地方粮票”到粮管所兑换成“全国粮票”。这样才能解决出门在外的吃饭问题。有一次他出差去北京,看中了一段布料,只是付了钱就买了下来,送给他的爱人。阿德师傅家经济比较宽裕,他到发放票证的部门用高价买了一张自行车票。后来,他又从单位搞到一张电脑票。街坊邻居都说阿德师傅是个能人。
请回答:
(1)材料一分析了农村中不利于工业化建设的诸多因素,请加以概括。(不得照抄原文)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解决的?结果如何?(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农业的消极影响。(3分)
(3)根据新中国工业化的曲折历程,你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好工业与农业的关系?(2分)
(4)材料三反映的情况是否有误?如有错误请指出。(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