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请回答:(10分)

(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据材料一、二说明变法法令推行的原因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4分)

(3)材料二、三的作者对商鞅变法各持什么态度?材料二中的“务本”、“王制遂灭”各指什么?(4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材料二: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为止。                          

——《解放农奴宣言》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

(1) 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改革的目的是什么?(3分)

(2) 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4分)

(3) 材料三说明了什么?(4分)

(4) 据上述材材料分析这场改革的意义和实质。(4分)

 

查看答案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图一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图二                                              

请回答:

(1)以上两幅图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在俄国和日本发生的重大事件是:(4分)

(2)对于俄国和日本发生的这两次重大事件,一般学者认为它们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2分)理由是什么?(4分)

(3)这两次事件后俄、日建立起来的政治体制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起来的政治体制有何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

 

查看答案

明治维新中推行了“文明开化“政策,其核心是

A、用西方文化改造日本文化      B、废除身份制度,实现形式上的平等

C、提倡武士道精神,实现民族振兴D、大力提倡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查看答案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洋务运动的相似点有

①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实施的改革          ②目的是富国强兵

③都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文化④都使本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最突出的是

A、掌握政权的人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

B、不少垄断资本家由旧式特权商人脱胎而来 

C、垄断集团与军阀集团相勾结,推行军国主义政策 

D、天皇是国家元首兼国家最高统帅,拥有专制权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