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唐书·百官志》载:“……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这主...

《新唐书·百官志》载:“……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这主要是说明【    】

A、唐朝的“市”有地域限制              B、唐朝的“市”无时间限制

C、唐朝城市商业发展迅速                D、唐朝的“市”有时间限制

 

D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生产工具的革新成果开始出现于唐朝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口号是文化现象也是文化符号,口号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政治,它其实是穿着文化的外衣来表现政治的内涵。下列口号对应的历史时期,正确的是【    】

A、“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国民大革命时期

B、“打倒列强,除军阀”——抗日战争时期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解放战争时期

D、“以阶级斗争为纲”——文化大革命时期

 

查看答案

《史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褥……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以下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B、江南商品经济不发达

C、江南成为富饶的鱼米之乡              D、当时江南耕作技术比较落后

 

查看答案

(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材料三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2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

的主要依据。(4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

素”的主要表现。(2分)

(4)综合以上材料,俄、中、日三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2分)

 

查看答案

(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楚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  九年(即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休耕轮作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迁者听逐空荒……

——《魏书·食货志》

材料三  市易法垄断货源,“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结果造成“卖梳朴则梳朴贵,卖脂麻则脂麻贵”的局面。尽管王安石声称市易法的目的是“通有无,权责贱,以平物价,所以抑兼并也”……但是实际结果是“官中自为兼并”“商贾为之不行……而上下均受其弊”……市易法之弊,连最初倡行市易法的魏泽宗都“愤惋自陈,以谓市易主者摧固掊克,皆不如初议,都邑之人不胜其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实现人民“殷盛”而采取的措施。(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鼓励农耕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4分)

(3)根据材料三,谈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