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1分)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2分)
材料二 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
(2)材料二中所提到的“新”指的是美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1分)其“新”在哪里?(2分)该事件涉及哪四大方面的内容?(4分)
材料三 “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它有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呢?有的。那不是说现代化本身只姓“资”,不会姓“社”;而是说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 。
——钱乘旦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2分)
某些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鲜明的阶段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
(1)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6分)
材料二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管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2)据材料二分析概括,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有哪些?(4分)
材料三 汉阳铁厂的建成,耸动中外视听。然而,由于专制官办体制的腐败无能,铁厂从投产之始便财经亏损。汉阳铁厂又与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形成系列,一度颇有生机,……然而,公司除第一次世界大战间始见盈余外,财政常陷困境,外债沉重,终为日本势力侵入,无法摆脱半殖民地中国的全社会性悲剧。抗日战争初期,汉阳铁厂部分冶炼设备西迁重庆,所余被日军侵占,昔时傲视东亚的铁厂仅留下残垣断壁。
──《张之洞与汉阳铁厂》
(3)据材料三,谈谈汉阳铁厂近代衰落的原因。(4分)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一篇题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的文章,描述一个美国家庭抵制“中国制造”近一年后终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并表示,以后l0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以上材料说明
A.中国产品因质量差而引起美国家庭的抵制
B.中国产品已经成功进入美国市场
C.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D.经济全球化受到人们的抵制
1946~1949年,美国对外投资增加了近50%。到1970年,美国资本输出总额达1555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左右。发生这种变化的有利条件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B.欧洲共同市场的形成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美国独立后,经过两百多年的扩展,形成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广阔版图。在扩展有形边疆的同时,美国还在全世界进行着政治、经济、军事等无形边疆的扩展。从二战结束到50年代美国进行“无形边疆扩展”的经济行为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
报纸的新闻报道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人民日报》刊登的内容说明
A.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已经起步
B. 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已经发生根本性变革
C. 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D.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