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九一八事变到现在,国民党反日反帝的假面具,已经完全为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九一八事变到现在,国民党反日反帝的假面具,已经完全为铁的事实所粉碎,……中国共产党号召福建的广大工农劳苦群众立刻自动的组织起来,……联合革命的士兵群众同进攻福建的蒋介石部队与准备武装干涉福建的日本与任何帝国主义力量决战。

——摘自《中共中央为福建事变告全国民众书》(1933年'年12月5日)

材料二 (1)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 “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2)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面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一方面继续揭破他们的每一退让、妥协,丧权辱国的言论与行动,另一方面要向他们提议与要求建立抗日的坑一战线,订立抗日的协定。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1936年9月1日)

材料三 西安问题和平解决,举国庆幸,从此和平统一团结御侮之方针得以实现,实为国家民民族之福,当此日寇猖狂,中华民族存亡千钧一发之际,……如贵党三中全会果能毅然决然确定此国策,则本党为着表表团结御侮之诚意,愿给贵党三中全会以如下之保证:(一)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二)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年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四)……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

——摘自《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1937年2月10日)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中国共产党对蒋对日采取的方针及其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方针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5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又采取了什么新的方针。这一新方针的实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3分)

 

(1)反蒋抗日。原因:日本发动九—八事变.民族危机加深;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推行;中国共产党内“左”倾错误占据统治地位。( 4分) (2)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原因:日本对华侵略进一步扩大,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共党内“左”倾错误得到纠正;全国救亡高潮掀起;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 5分)  (3)拥(联)蒋抗日。影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或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3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毛泽东在其诗作中写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反映的史实有                                                                       

①  渡江战役  ②  挺进大别山  ③  解放南京  ④  三大战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1949年1月中旬,斯大林知道中国的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认为是奇迹,因此在他的台历上写上了‘奇迹、真是奇迹’。”被斯大林认为是“奇迹”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B.淮海战役的胜利 

C.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         D.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查看答案

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到:“本月忧患最深  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当时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B.人民解放军的反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

C.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地区发动战略决战      D.政治协商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查看答案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这样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爪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大江       

C.挺进大西南                  D.挥师大西北

 

查看答案

1945年8月10日,艾青在其诗作《人民的狂欢节》中欢呼:“这是伟大的狂欢节!胜利的狂欢节!解放的狂欢节!”人民欢欣鼓舞主要是因为   

A.反帝斗争首次取得完全胜利          B.近代屈辱和分裂的历史宣告结束

C.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D.中华民族实现,真正的独立和解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