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5年7月,曾协助孙中山创立同盟会、时任国民参议会参政员的黄炎培应毛泽东之邀访问了延安。在谈话中,黄炎培提出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黄炎培周期律”。毛泽东当即回答:“我们已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毛泽东年谱》中卷
材料二 1980年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材料三 2001年1月,江泽民明确提出了“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规范。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是否存在黄炎培所说的“周期律”。如果有,其根源是什么?(2分)
(2)建国前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是怎样贯彻社会主义民主的?(4分)
(3)材料二所说的“文化大革命”的悲剧是如何发生的?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3分)
(4)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是怎样吸取教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3分)
(5)你是如何理解“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的?(2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把雄伟辽阔的青藏高原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安定祥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胡锦涛在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网北京2010年1月22日电)
材料四
(1)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什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这一制度有何新的重大发展?(2分)
(2)1954年宪法中的上述条文规定我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这一规定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何意义?(2分)
(3)建国初期,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何重大意义? 1984年,这一制度又获得了怎样的重大发展?请写出我国除西藏自治区之外的四个省级自治区的名称。(6分)
(4)上图所示的基层民主形式有何特点?保障这一民主形式实施的是哪部法律?(2分)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一章 总纲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制定左图所示文件的背景是什么?它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2分)
(2)右图所示重要文件是哪次会议制定的?该文件具有怎样的性质? (4分)
(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新中国确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 (3分)
(4)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什么内容写进宪法,从而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 (2分)
图是海协会2009年4月21日公布的会徽。下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促进两岸交往、发展两岸关系的宗旨
②说明两岸和平统一进程已经开始
③表达了两岸同胞交流合作、平等协商的共同愿
④包含了中华文化中“和谐”、“圆融”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下列四幅图是反映海峡两岸关系的有关图片,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①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②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愿望
③马英九的胜选表明两岸统一指日可待 ④国际反华势力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巨大障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图两部法律所反映的制度,其最主要的区别是
A.社会性质不同 B.实施群体不同
C.主要作用不同 D.享受权利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