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中国主要出口物历年海关报告表
----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光绪十四年(1888年)曾国荃在奏疏中说:“近年以来,印度、日本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至华商连年折阅,遐迩周知。据皖南茶厘总具详,光绪十一、十二年两年,亏本自三四成至五六成不等,已难支持;十三年亏折尤甚,统计亏银及百万两,不独商贩受累,即皖南山户园户亦因之交困。”
----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各乡村普遍出现了一种杌齁不安的现象。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都市。
---- 摘自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
材料四: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0万人,至1893年增至2350人,从占人口的5.1%上升6.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 摘自皮明麻《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材料五: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11年的五十年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700多个,资本总额1.3万亿元左右。而1912年至1919年8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万亿元,8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
---- 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所揭示的经济现象,分析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概况。(6分)
(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2至1919年“8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的主要原因。(4分)
余秋雨的《十万进士》一文对科举制度作了详尽的介绍和评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我想,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科举制度表现出这样一种热忱:凡是热爱这片国土的人才,都有可能被选拔上来,即便再老再迟,只要能赶上考试,就始终能为你保留着机会。
材料二 科举制度的直接结果,是选拔除了十万名以上的进士,百万名以上的举人……就整体而言,却是中国历代官员的基本队伍,其中包含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材料三 用八股文取士,不仅内容限定、格式限定,而且许多连接词也是限定的……八股文的毛病首先不在形式而在内容。这是一种毫无社会责任和激情,不知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的昏庸的考试方式。全国士子通过这项考试一年又一年地钻研八股文的写法,结果造成大量的废物。
材料四 科举废除后新式学校一所接一所地办起来了,这不仅释放了一大批原先已经走上科举之途的读书人,而且实实在在地造就了一大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新型人才,20世纪中国的光明面,基本上是由这些新型人才造就的。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科举制度的特点和作用。(5分)
(2)结合材料三,说明八股取士的特点及其实行的后果。(4分)
(3)结合材料一、四,说明科举制和新式学校培养的人才的不同之处。(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个人对科举制度的看法。(4分)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因,一言以蔽之即“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其中“中国需要世界”体现在( )
A.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地位举足轻重
B.可以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被动接受规则的不利状况
C.发展中的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
D.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对外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20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就曾以“地中海时代——大西洋时代——太平洋时代”作为人类文明演变的轨迹。与“太平洋时代”相关的是( )
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B.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C.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 D.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了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全片分别以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为主题线索,其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可能集中在( )
A.《千年巨变》 B.《峥嵘岁月》 C.《中国新生》 D.《伟大转折》
下面是1983年美国家庭股票持有情况统计表
该表反映出美国社会存在的最严重问题是( )
A.对企业控制力下降 B.贫富分化严重
C.劳资矛盾尖锐 D.工人阶级日益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