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 |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
1869—1894 |
50多 |
500多 |
1.42 |
1.41 |
1895—1900 |
100 |
4500 |
16.7 |
750 |
1901—1911 |
300 |
5600 |
31 |
510 |
1912—1919 |
600 |
13000 |
75 |
1625 |
材料三 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
经济成分 |
1952年 |
1956年 |
公有制性质 |
国营经济 |
19.1% |
32.2% |
合作社经济 |
1.5% |
53.4% |
|
公私合营经济 |
0.7% |
7.3% |
|
私有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6.9% |
0% |
个体经济 |
71.8% |
7.1% |
(1)读材料一回答:图一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图二反映的现象对图一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4分)
(2)读材料二,分析1895—1900年和1912—1919年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内部原因。(4分)
(3)1937—1945年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分)
(4)读材料三,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5分)
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19世纪末20世纪初,导致石油开采量大幅度上升的因素,不包括
A.内燃机的发明 B.汽车的发明 C.火车的发明 D.化学工业的建立
“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这一发现”是指
A.蒸汽机的发明 B.电的发明 C.蒸汽轮船的发明 D.内燃机的发明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段话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扩展 B.蒸汽机的发明
C.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D.分工的发展和劳动工具的专门化
英国在获取世界殖民霸权的过程中,先后战胜了下列哪几个国家
①法国 ②西班牙 ③葡萄牙 ④荷兰
A.①②③ B.②④① C.③①④ D.④②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