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对经济体制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西方人士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材料二 《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了公平竞争法则,要求各工业企业确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和市场分配等。同时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而罗斯福则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材料三
图一:粮票(1955年起发行至1993年停止流通)曾关系到国计民生,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仍能昭示那个时期的经济体制特色,颇具史料价值。
图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是1983年7月8日由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的。它打破了“股票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的旧观念。此后,上市公司在中国纷纷涌现。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为什么当时许多“革命者”不理解?(2分)西方人士为什么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呢?(2分)
(2) 依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吃烤百万富翁”的具体表现。(4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罗斯福所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指的是什么?(2分)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4) 从材料二、材料三中,可以看出美国和中国对经济体制调整的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同戈尔巴乔夫改革相比,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最大不同是( )
A.重点始终放在重工业方面 B.都未能成功改变原有体制
C.未提出明确的战略方针 D.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有人以“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照顾”来形容1948年以来的英国国民。这主要是突出英国是一个福利国家。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缓解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B.扩大了社会消费,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C.扩大了财政开支,造成了财政赤字
D.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在微软员工的办公室,有这样的小立方体。据说,每当员工有一个专利申请成功,微软就会向其颁发一个这样的纪念品……由此可以说明( )
①微软公司鼓励员工进行发明创新
②美国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得到认可和发展
③“新经济”有时可以和第三产业划等号
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经济政策从胡佛“自由放任”变为罗斯福的国家干预,这一变化的实质是( )
A.资产阶级内部严重分化
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相互渗透
C.资本主义国家职能扩大
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20世纪初,人们把信天主教称作“吃洋教”; 30年代,租界市民被外国巡捕踢了一脚,自嘲为“吃了一记洋火腿”;抗战时期的重庆有“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民谚;其他还有“吃闭门羹”、“吃香”、“吃药”等等。这些与“吃”有关的大众语汇本质上反映了( )
A.中国人向来注重字词的精练和语法的准确
B.“吃”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流行和时髦的词汇
C.中西饮食文化处于不断的交融与冲突之中
D.“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