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实行俸禄制 ②推行均田制 ③易服装 ④迁都洛阳...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实行俸禄制 ②推行均田制 ③易服装 ④迁都洛阳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①④③②

D.①②③④

 

A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    )

A.攻打南朝

B.打击旧贵族的势力

C.与汉族通婚

D.进一步实行改革

 

查看答案

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内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A.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允许工商者入仕做官

 

查看答案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宾诺莎说:“如果强迫有不同思想的人只能按照最高当局的命令说话,就必然造成可悲的结果。”……人越自由,便越自觉遵守他的国家的法令。

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生命和自由。

—— 高中历史选修二  岳麓书社

材料二  洛克认为,财产权是通过劳动获得的。……谁运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去采摘大自然的果实,谁才有权享用。……我耕种的土地及其成果都是我的,甚至“我的马所吃的草,我的仆人所割的草皮”都是我的财产。这样的财产权是上帝赋予的基本权利,是神圣和不可剥夺的。

——高中历史选修二  岳麓书社

材料三  在孟德斯鸠看来,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都可能是合理的政体。但是他又认为民主制腐化,就会产生极端平等的精神,导致“多数人的专制”;贵族制腐化,贵族的权力就会变得专横;君主制腐化,会导致“一人的专制”。

—— 高中历史选修二  岳麓书社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反映的观点。(4分)

(2)谈谈对材料二观点的看法。(6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观点?为防止专制出现提出何种思想?并谈谈对这种思想的看法。(6分)

 

查看答案

(14分) 中国是一个源源流长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前就有相当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真正属于“家天下”的事例,主要有两项:一为“皇位世袭制”;二为“皇族特权制”。

皇位世袭制史称“皇统”。按照宗法制度的规定,行嫡长子继承制。如西汉有司请于文帝曰:“……子启最长,敦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文帝许之。启为太子,即位为景帝。

“皇族特权制”……秦朝建立,李斯主张“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置诸侯不便”。刘邦……大封其子弟为九国,占去国土的大半。东汉史学家班固论曰: “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矫枉过其正矣。”诸侯王都处于半独立状态,君国子民,拥有军、政大权。

材料二  自秦朝以来,中央官吏和地方行政不再行世卿世禄制度,而代之以官僚制度,大小官吏都是来自地主阶级和庶人,这与西周时期的宗法贵族世袭分封制度有根本的不同……柳宗元对于这一变化(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十分看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在《封建论》一文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又说:“两汉“有叛国而无叛郡”,唐朝“有叛将而无叛州”,证明了郡县制是一种好的制度”。

——以上材料均摘自张传玺《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请你给“皇位世袭制”和 “皇族特权制”作简明扼要的定义。(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自秦汉开始的选官制度是如何体现“公天下”的。(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秦代开创中央集权制的积极作用。(4分)

 

查看答案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的一个结果是193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中国爆发,当时日本军队在中国领土上建立了殖民帝国。②20世纪30年代,纳粹政权执行领土扩张政策,冲突扩大到了欧洲。③到1941年,世界上所有的大国都卷入了这场吞噬了大部分欧洲国家,几乎所有的亚洲和太平洋国家和地区、非洲部分地区的暴力和痛苦的大漩涡之中。……④随着美国和苏联在战争中起主导作用,盟国于1945年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远东国境,根据斯大林的指令,已经用钢筋水泥加固,并且由勇敢的拥有优良装备的远东苏军和强有力的太平洋舰队守卫着。党以及政府除了完成这种难于攻破的防卫态势外,还对远东地区的农业交通、社会文化及其他方面进行异乎寻常的开发。

——1936年11月11日苏联真理报社论《社会主义在东方的胜利》

材料三  1935年5月,日本开始在中蒙边境不断向苏联进行大规模的挑衅。为了使日本陷入中国战场而无法北进苏联,苏联加强对华援助。……1941年4月13日,苏联为了避免同日本冲突,与日本在进行九个月讨价还价之后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这是苏联又一次拿别国的领土与主权做交易……条约签订后,苏联对中国的秘密援助也在不断减少,并逐步趋于停滞。而且,苏联为了遵守条约,迟迟没有对日宣战。只是到1945年8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日本败局已定时,为了争取实现与英、美在雅尔塔会议上达成的对日作战的条件,苏联才对日宣战,与日本进行了20多天的正式战斗。                                              ——朱学勤编《世界全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用四句话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并概括材料一关于二战的新观点。(10分)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为了避免两线作战,苏联在远东地区作了哪些准备?(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苏联在二战中的行为。(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