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能同时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主权国家的权利的选项有 ①海地发生强烈地震...

下列能同时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主权国家的权利的选项有

①海地发生强烈地震后,包括中国在内的40多个国际医疗队投入救援行动

②中国呼吁朝韩双方冷静对待冲突,重启六方会谈,恢复东亚地区的和平

③针对钓鱼岛冲突,我国政府向日方表明:原则不可退让,神圣领土决不放弃

④坎昆气候峰会,中国坚持自主自愿减排“不动摇”,并团结发展中国家开展维权斗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D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社会史是人类全部历史的浓缩,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社会史范式也逐渐进入了高考命题人的视野。请回答下列有关中国近代社会史的几个问题:

(1)下列三幅图片是徐州市张先生家族先人的老照片,深刻地反映了民国初期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据下图指出其变化及成因。(6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穿着改良旗袍的五位婆婆            不再缠足的姑姑       刚剪掉辫子的四位爷爷

材料二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三: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2)观察材料二,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什么进步之处?(3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3分)

 

查看答案

(12分)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二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图一 1978年安徽省小岗          图二1983年重庆开始     图三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

生产队签订的全国第一份              经济试点的报道          示意图   

承包责任书

材料三  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材料四  中国部分年份经济发展指标简表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指出占家庭总指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作出了哪些决策使中国经济“重新焕发生机”? (4分)

(2)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为搞活经济而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4分)

(3)材料四反映了中国社会发生哪些重大变化?(4分)

 

查看答案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海关统计,1914年至1918年间,我国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了14.8%~20.5%,入超由每年2亿多海关两减至约3000万海关两,1919年更减至1600多万海关两。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二:1911~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个,平均每年设厂24个:1914~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183个,平均每年近37个,其中钢铁冶炼厂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1912年的80万吨,增加到1919年的330万吨。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7分)

(3)综合上述材料,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对此你有何认识(4分)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下表:

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的情况统计表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请回答:

1、从表格中可看出近百余年,该乡居民迁移方向和谋生职业是如何变化的?(4分)

2、导致上述两变化的基本原因是什么?(4分)

3、表格第四时段出国人数猛增,主要原因在于?(4分)

 

查看答案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习惯,它有利也有弊。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欲从各个方面调查互联网对社会和中学生的影响。他们所拟定的调查报告的题目最贴切的是(    )

A.互联网给人类带来巨大挑战         B.中学生上网利弊谈

C.互联网促进教育发展               D.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发展和机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