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海防篡要·卷七》)材料中“可谓中国不缺耶”这一认识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特产丰饶,人民生活富足 B、所谓夷货,中国均可生产
C、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D.夷货不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下图为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D.不利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明清时期,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之说,“新安”和“山右”是当时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个商帮。他们分别是
A.苏商和晋商 B.徽商和晋商 C.浙商和晋商 D.徽商和浙商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张籍的《贾客乐》:“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姚合《庄居野行》:“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向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唐人的这些诗句,反映了
A.唐朝出现盛世局面 B.唐朝的商业繁荣与发展
C.政府鼓励商业的发展 D.金钱至上的社会道德风尚
韩非子认为,商人乃“邦之蠹也”(蠹,蛀虫)。下列各项所反映的与韩非子所持观点不同的是
A.“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B.“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
C.“重租税以困辱之” D.“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