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了历史文物,这说明( )
①中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
②政府逐渐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④中国的棉布生产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下列关于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都是解决土地所有权的问题
B.都只是解决农民生产经营和分配自主权问题
C.前者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者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自主权
D.前者经济生产经营方式问题,后者解决分配方式问题
1959年10月1日,中国举行建国10周年阅兵。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高炉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为用十年左右时间主要工业产品赶上英国而奋斗”、“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产生这种“狂热”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B.“抗美援朝”胜利
C.“左”倾错误影响 D.三大改造完成
20世纪50年代“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和七八十年代“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的相同之处是
A.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 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
C. 目的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D. 中共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1957年陈云作了题为《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讲话。他说:“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和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围绕这一观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体现中中共八大会议精神 B.反映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总结了“一五计划”的经验 D.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贯彻
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少2000万城镇人口。其主要目的是( )
A.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B.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C.支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D.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