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为主义而来,为主义而去”是李大钊革命一生的生动写照。这里的“主义”是指( )
A.自由主义 B.改良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无政府主义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为了不让这棵大树“树墩”继续“萌发”,有识之士掀起了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严复是从福州“三坊七巷”走出的近代历史名人,其主要成就是( )
A.翻译《天演论》 B.领导实业救国
C.领导新文化运动 D.编写《海国图志》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该书指的是( )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不可能做到的是
A、用火炮抵御金的进攻 B、阅读章回长篇小说
C、亲手触摸罗盘针模型 D、欣赏到苏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