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政协决议,其本质意义在于
A.再次确立了和平建国方针
B.人民得到了一些民主权利
C.改组国民政府,制定宪法
D.否定了国民党一党专政和内战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实行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对此,全面正确的评述是:
①减租减息,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
②减租减息,削弱了封建剥削
③交租交息,照顾地主的利益,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④减租减息,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以下对“三三制”民主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由共产党发起和领导的 B.是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形式
C.主要形式是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 D.是争取抗战胜利的重要措施之一
近代中国的一位哲学家曾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们用木头和泥土塑出一个人的偶像,称它为神。把它放在美丽的庙宇里,让它坐在辉煌的神龛里;人民崇拜它,认为它是不可思议的强有力的。但是,假如有个疯子把它推到。踩在脚下,并把它抛进肮脏的池塘里,假如有人发现了它,再把它捡回来,放在原来神圣的地方,那么,你将发现它的魅力已经失去。”作者利用这段话讽刺的最有可能的是
A.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 B.清政府腐朽无能
C.民族资产阶级软弱妥协 D.袁世凯复辟帝制
宋教仁案从本质上反映了
A.权力之争 B.共和与专制的矛盾
C.日美争夺中国的矛盾 D.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里有这样一段描述:“(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还是先前的把总。”这段描述揭示了
A.辛亥革命深入人心,地主和旧官僚积极主动地参加革命
B.辛亥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存在着失败的潜在危机
C.辛亥革命从城市向农村扩展,动摇了地主阶级统治基础
D.除少数人外,未庄人对辛亥革命的真正意义了解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