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了防止苏联独占朝鲜半岛,8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向斯大林提议,以北纬38度线为两国军队在朝鲜半岛对日军受降的分界线。随着美苏矛盾的激化,三八线由美苏对日受降分界线逐渐变成朝鲜两大政治力量的分界线。1948年8月15日南部成立大韩民国政府,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正式成立。
——宋晓芹《苏联与朝鲜战争》
材料二 六方会谈是指由朝鲜、韩国、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共同参与的旨在解决朝鲜核问题的一系列谈判。会谈于2003年8月27日开始,到2007年9月30日为止,共举行过六轮会谈。 ——摘自新华网
材料三 近年来朝韩关系发展回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朝鲜三八线最初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终导致朝鲜半岛分裂的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世界主要国家在解决当今重大国际问题的态度。(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年来朝韩关系发展呈现出怎样的态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韩关系呈现该态势的主要原因。(4分)
(4)结合材料二、三,分析朝鲜半岛问题折射出当今世界政治形势的特点。(2分)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主义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利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1875年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此后没在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现代化的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的灾难。
——以上材料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四 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认为:“如果人是天使,那么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追求个人的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
请回答:
(1)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利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4分)
(2)依据材料二,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2分)
(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4分)
(4)据材料四分析,汉密尔顿主张对政府进行“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原因是什么? (2分)美国的1787年宪法对政府进行怎样的”内在的限制””? (1分)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现代化模式的看法。(1分)
(2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礼”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专为贵族所有,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
——何怀宏《世袭社会》
材料二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刑重也。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
——《商君书·画策第十八》
材料三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守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联何忧也!”
——《贞观政要》
材料四 所谓“旨从内降”,就是犯罪案件,在三法司拟罪之前,已由锦衣卫拟罪请旨,或直接由君王授意如何拟罪。那么三法司的审判就是走形式而已,这样的话生杀予夺在于一人。
——朱永嘉《锦衣卫与东厂、西厂、内行厂》
材料五 在清末新政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法制改革也被提上议事日程。1902年3月,清廷发布了修订法律的谕旨:“中国律例自汉唐以来,代有增改。……惟是为治之道,尤贵因时制宜,今昔情势不同,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夸。”
——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三代到春秋战国,治国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春秋时期面对这种变化,老子和孔子的治国理念有什么不同?(4分)
(2)概括材料二商鞅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思想对秦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哪两种权威的冲突?冲突的结果有何不同?这种结果的变化说明什么?(8分)
(4)材料五中法制改革的原因是“今昔情势不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哪些情势不同。(3分)
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①②③处的初衷应该是( )
A.实业救国、建设国家、富国强兵 B.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建设国家
C.建设国家、实业救国、富国强兵 D.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建设国家
“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冗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上述言论 ( )
A.认为洋务运动无法实现自强目的 B.体现了变革封建制度的艰巨性
C.全面分析了洋务运动的必然性 D.表明洋务运动具有客观进步性
某中学老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近代中国通商口岸”,以下符合全球史观的说法是 ( )
A.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标记
B.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它是近代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前沿阵地
D.它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