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江苏松江府等。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一带各村庄都种植花卉,被誉为“花乡”。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农工产品种类多达两百余种。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中国古代商业史》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6分)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资本主义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11年的50年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700多个,资金总额仅1.3亿元左右。而1912年到1919年八年间,建成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的企业的扩建,新增加资本达到1.3亿元,8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年增长率达到8%以上,1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

——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集》

⑵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最初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2分)列举两个典型的民族企业。(4分)

 

 

⑶1928—1937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为什么能够得到更快的发展?(4分)

 

 

材料三  1942—1944年,日本从华北煤矿掠走近2000万吨煤;1938—1945年,从当涂、大冶等地掠走1670万吨铁矿石。日本还掠夺华商纱厂54家,占沦陷区华商纱厂的89%。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掠夺,严重破坏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

⑷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你认为民族资本主义要获得发展需克服哪些障碍?(4分)

 

 

 

 

(1)特点: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形成区域化生产;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国内市场扩大,产品种类多;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南地区出现大批工商业市镇等。(6分,答出三点即可) (2)分布:东部沿海地区。(2分)举例: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绞丝厂(或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4分) (3)原因:全国基本实现统一;国民政府推行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等。(4分) (4)需推翻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阻碍。(4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清政府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商人有时“且贩自东市,既已纳课,货于西市,又复重征”,再加上官吏勒索舞弊,“以致商人裹足不前”。这对商品流通造成了极大的障碍。清政府对手工业产品实行违反价值规律的限价收购的做法,不仅见于云南铜矿,在四川、广西、湖南等省的铜矿中、在贵州的水银矿、铅矿中都有类似的情况存在。封建政权以超经济强制的手段对民间手工业进行直接掠夺,窒息了这些手工业部门的生机,商人宁愿求田问舍,将资金转向土地而不愿投入产业。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3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清政府是如何压制工商业发展的,并分析其影响。(12分)

 

 

 

 

 

 

(3)材料三中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观点?(2分)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3分)

 

 

 

查看答案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沉重而无奈地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这种现象的主要决定性原因是

A.经济基础薄弱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

C.东欧剧变的直接冲击      D.西方国家长期的经济

 

查看答案

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大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

 

查看答案

下列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正确的有

1是在苏联处于帝国主义列强包围的险恶国际环境中形成的  2它优先发展重工业,使苏联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3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根本改善  4它超越了苏联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成为以后苏联经济发展的桎梏。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的时候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列宁进行得比较成功的“实践”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